宝鸡市五年来旅游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县围绕在历史长河中,五年只是短暂一瞬;但对于宝鸡旅游而言,刚刚走过的五年却是砥砺奋进、发展壮大的五年,是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五年——


这五年,宝鸡旅游足音铿锵,朝着建设知名旅游城市的目标阔步前行。

这五年,宝鸡旅游加压奋进,朝着发展前景广阔的全域旅游模式转变。

这五年,宝鸡旅游趁势而上,朝着打造丝绸之路旅游目的地凝心聚力。

这五年,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2543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03亿元。数字的井喷,反映了五年来宝鸡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规模和实力,也标志着一个旅游强市呼之欲出!


全景宝鸡 打造西北旅游胜地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来临,“旅游即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如何在注重旅游业景点与服务提升基础上,拆掉思维的墙,找出一条适合宝鸡旅游发展的创新之路?答案是全域旅游。

去年年初,宝鸡一跃跻身“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今年,市文物旅游局高瞻远瞩,立足境内悠久的文化底蕴、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俗风情,抢抓“大众旅游时代”新机遇,充分挖掘旅游资源优势,以生态为基、文化为魂,着力打造有景可看、有线可连、有味可品、有物可购、有验可体、有情可寄的精品旅游线路,力助全域旅游渐入佳境。今年国庆黄金周那份骄人的成绩单就是最好的证明——全市共接待游客713.6万人次,同比增长28.39%;实现旅游收入36.33亿元,同比增长32.72%。人气值与吸金力爆棚的背后,是我市旅游市场新业态强劲发力带来的巨大利好,也是全域旅游创建促进经济转型的成效。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下好全市旅游产业发展“一盘棋”,近年来,各县区也纷纷结合实际,重点推进。

陇县是宝鸡西线旅游的龙头。这几年,全域旅游的理念如同一双看不见的手,以浓墨重彩之笔,在陇州大地上描绘出一幅迷人的新画卷:关山草原加速发展、神奇龙门名扬万里、社火民俗频频登上国际舞台、八渡风光引无数游客“候鸟式”栖息、秦源文化产业园追寻悠远秘境、探寻历史记忆的丝路文化游亮点纷呈……

太白县始终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发展大旅游,构筑大产业,太白旅游影响力和知名度快速攀升。此外,全域旅游带来的不仅是旅游收入的增长,更带动了“旅游+农业”的发展。位于太白县咀头镇拐里村的海升现代莓类产业示范园,凭借游客资源,将产业链延伸到观光采摘等现代农业项目。

凤县也是我市发展全域旅游的先驱。近年来,按照“全域旅游•全景凤县”的思路,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如今,游客除了看喷泉、赏夜景,还可在秦岭花谷看百花争艳、闻鸟语花香,在嘉陵江宽滩湿地寻找心中的桃花源,或在东河桥、马场、草店等美丽乡村品尝豆腐宴、干脚棒、山菌等地方美食。

全域旅游发展,需要多部门联动。目前,我市积极推进“1+3”旅游综合监管体制改革,市、县两级均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由过去一个部门的“单打独斗”转变为财政、教体、民政、国土、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等多部门联动。

五年精彩一跃,我市全域旅游新面貌如今跃然而出。对此,市文物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小平表示,全域旅游是破解我市旅游“东热西凉”、盘活与做优旅游存量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跨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


景区建设 增强客源吸附能力

五年来,宝鸡旅游人深深地认识到,要使宝鸡文化旅游事业有大的飞跃,必须要在继承和传承现有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打造和提升具有游客吸附能力的大景区,并以此带动和引领宝鸡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我市坚持以项目促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大水川被誉为“关陇腹地最后一片净土”,2016年4月28日,宝鸡大水川国际旅游度假区开园仪式在大水川游客服务中心隆重举行,这标志着宝鸡旅游再添“生力军”,广大游客又多了一个游玩的好去处。时隔一年,今年4月28日,位于陈仓区坪头镇的九龙山景区也正式开园迎客。素有“西北小三峡”之称的九龙山景区峡谷纵横,怪石嶙峋,河流潺潺,特别是玻璃栈道和玻璃索桥的建成开通,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练胆”。由于九龙山景区与灵宝峡景区、大水川景区距离近,这三个景区连点成线,很快成为我市西部最新热门旅游线路之一。

在新景区建成开放的同时,我市还打造了全新的关山草原,全线贯通渭河百里画廊;天台山风景名胜区、茵香河等综合开发项目相继实施,建成了太白山御温泉、水城三国小镇;启动了世界佛都、扶风大美佛汤城、西周文化景区、太极源景区建设,建设了西府老街、七星小镇、南由古城、雍州古镇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民俗旅游示范点。如今,太白山秦岭人家、太白县黄柏塬、扶风县七星河国家湿地公园都成了生态休闲旅游新亮点。此外,关山草原智慧房车营地、马术俱乐部及鳌山滑雪场等一批体验性、互动性旅游项目也投入使用。首个汽车自驾游营地落地麟游页岭。

2014年10月,法门寺佛文化景区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宝鸡5A级景区的“零突破”;随后,“大太白山景区”框架基本完成布局,实现了社会共建、“旅”“居”共享发展成果的旅游发展大格局,2016年11月,太白山不负众望,成为我市第二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两个龙头景区相继跻身国家5A级景区,让宝鸡旅游迈上了新起点。“进不来,走不动,出不去”曾经是大部分旅游交通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我市下决心突破这些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围绕旅游交通、旅游厕所等旅游发展薄弱环节全局部署,大力推进旅游交通畅通工程、旅游厕所革命,旅游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其中,法门寺、太白山、关山草原等高A级景区先后建成了第三卫生间。此外,仅仅开业运营一年多的大水川快速步入国家4A级景区行列,青峰峡创5A全面启动……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动力十足。

可以说,推进景区建设,极大地增强了宝鸡旅游景点景区的客源吸附能力,有效推进了宝鸡西部旅游目的地建设。


共建共享 旅游红利惠及百姓

不断描绘宝鸡旅游产业的美好蓝图,是宝鸡旅游人奋进精神的体现。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宝鸡旅游人加速追赶超越,为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砥砺奋进。如同宝鸡旅游的宣传语说的那样:“旅游不必走远,美景就在身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蓝天白云和身边不断出现的景观带、特色小镇、休闲文化广场,让广大群众成为宝鸡旅游发展浪潮中的直接受益者,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阳光下,扶风县城七星河国家湿地公园碧水荡漾,绿草如茵,林木葱茏,鸟语花香;漫步渭河百里画廊,“十里花海”“樱送春风”“杨柳浓荫”“红枫秋韵”“梅花嬉雪”五大生态景观带的景色美不胜收。

夜色中,东岭廊桥五光十色,如一道彩虹横跨渭河;金台观色彩斑斓,让尘封的历史重焕光彩……五年来,我市条条道路灯光明亮,渭河两岸霓虹闪烁,大美夜景让市民感受到了都市的繁华,也看到了宝鸡夜间经济发展的后劲。

旅游发展不仅让城市变美了,旅游交通圈也更加完善。发展中,宝鸡通过打造立体化交通网络,构架起一条条旅游黄金线路。以市区为中心,形成了包括东连西安、西通兰州、南达成都、北到银川4条公路干线和110条支线的公路网。同时,依托陕西关中旅游环线,以法门寺和太白山为重要节点,打造关中环线宝鸡西延段旅游公路。还从打造四通八达的旅游交通路网入手,与相关部门协作策划了宝鸡支线机场、西安—法门寺—太白山城际铁路、法门寺—宝鸡城际铁路、麟法高速、太白山—红河谷—太白县—凤县西部旅游大通道等一批影响深远的基础设施项目。

“让困难群众也享受到旅游发展带来的福利”。这不仅是宝鸡旅游人对旅游发展的殷切希望,更是宝鸡旅游人肩上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是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我市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通过景区带村、能人带户等措施,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带动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希望之路。

“让困难群众也享受到旅游发展带来的福利”。这不仅是宝鸡旅游人对旅游发展的殷切希望,更是宝鸡旅游人肩上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是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我市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通过景区带村、能人带户等措施,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带动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希望之路。

陈仓区香泉镇南峪村有“西山扶贫第一村”之称。2015年,随着坪头镇通往大水川的“码大公路”动工建设,将沿线景区与村落连成一线,南峪村及其附近的贫困村自此融入了宝鸡大旅游规划圈。不光是南峪村,在千阳、眉县、陇县、太白……随着大众旅游的井喷式发展,乡村旅游方兴未艾,许多贫困户在政府、景区企业的帮助下,或打工,或创业,过上了更加美好、更加舒心的好日子。近年来,我市给108个村10789户建立了旅游扶贫档案,协调指导66个村编制了旅游发展规划。一个大水川景区就带动了6000多名群众脱贫致富。渭河百里画廊沿渭产业带也有力带动了当地农业观光、采摘、农产品销售和农家乐发展。

同时,宝鸡还大力开展旅游惠民活动,向市民免费发放休闲农业游惠民卡2万张;开展了乘高铁游宝鸡、百万元景区门票大抢购、旅游景区门票向特定人群减免等优惠活动,旅游企业向社会优惠让利达5000多万元。此外还坚持文物惠民,开展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活动10多场次,受众2万多人次,全市博物馆接待观众350多万人次,充分发挥了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


产业发展 催生新的旅游产品

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也使我市旅游产品不断丰富。

近年来,我市不断开发新型旅游产品,确保旅游产业链更加完善。随着“旅游+生态”的逐步推进,以土特产为主的旅游产品也顺势搭车,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给大山里的群众带来了无限商机。曾经是当地贫穷代名词的洋芋、土鸡蛋、土蜂蜜,如今都紧俏起来。

自然为本,特色为根,文化为魂。体验民俗,品尝特色小吃,感受农耕文化是旅游发展过程中新的风向标。黄柏塬景区围绕打造“中国最浪漫休闲景区”的目标,依托大秦岭自然保护区资源,突出陕南特色,规范农家乐菜品、住宿,让游客充分体验到了乡土文化;而大水川景区则利用西山民俗资源,深入挖掘西山文化,开发出西山菜系“九品十三花”,并搭建文化戏台,组织当地群众演出西山小调,让大山里的群众真正成为乡音乡愁的代言人。

与此同时,我市还不断丰富旅游的内涵,形成了一批极具特色的精神旅游产品,让旅游更具体验性。

诞生于中国最美小城——凤县的陕西省首部情景音画剧《凤飞羌舞》,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历经辉煌后,2013年,凤县又投资8000余万元建设了古羌文化演艺中心,并投资1500余万元,对《凤飞羌舞》进行重新编排,将该剧搬上了山水实景舞台,《凤飞羌舞•古羌新韵》浴火重生,成为凤县乃至宝鸡的一张“金名片”。而久负盛名的中国佛教圣地法门寺,于今年1月隆重推出了大型佛文化互动式体验演出《法门往事》,打造了西北首家“边走边看”的演出形式,让游客身在景中,近距离观察表演,全方位感受演出的震撼效果。

今年6月,“2017陕西国际温泉旅游节”的成功举办,对于太白山“一山•一水•一温泉”旅游形象塑造,“中国温泉之乡”的申报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使温泉养生、休闲度假、会议论坛、山地运动等品牌成为太白山打造复合型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强力支撑。

宏伟蓝图激发无限活力。如今,宝鸡形成了踏青赏花季、清凉避暑季、浪漫红叶季、冰雪体验季的四季旅游产品和贯穿全年的历史文化游旅游产品,并全面叫响了“浪漫休闲之旅•尽在神奇宝鸡”的口号,全市旅游人正在以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描绘色彩斑斓的新图景。未来,我市将沿着全域旅游之路昂首阔步,着力率先创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一个更加值得期待的五年,正迎面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