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硖石镇经济社会发展

为加快硖石经济社会发展,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够格建成小康社会,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支持硖石镇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意见》及有关文件精神。

一、总体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关于支持硖石镇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意见》为指导,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围绕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乡村旅游;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建设。持续改善和保障民生,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镇村经济整体实力,将硖石建设成为以“旅游强镇、文化名镇和生态文明镇”为核心的宝鸡都市后花园。

二、基本目标

力争在2020年,全镇经济总量大幅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公共服务持续提升,特色产业形成规模;建成新农村建设“五星镇”,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贫困人口基本脱贫,城镇化率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努力把我镇建设成为人与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社会良性循环发展的乡镇。与全国同步够格实现全面小康。

三、实施内容

(一)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

我镇目前仍以农业为主,粗放型的种植模式难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农业内部结构发展单一,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产业结构调整的六大支柱——淡水养鱼、中药材、秦川牛、花卉、蔬菜尚未形成规模。两万亩核桃要在五年后才见成效,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仍然面临巨大的压力。

1、改善耕作条件,稳定优质粮油生产。尤其是六大支柱产业结构尚未真正见效的三至五年内,在粮食主产区域,逐村以年1000亩的进程实施土地平整项目,持续改善耕作条件,提高机械化耕作程度,促进粮油丰产丰收。

2、以合作社为龙头,扩大特色种养规模。在非粮种植区,吴岳庙等重点村发展林下经济,土鸡、乌鸡、山鸡养殖10万只;在饲草丰茂的暴家河等村扩大秦川牛、中药材种养规模;加大六川河流域养鱼设施建设,扩大养育规模。利用5年时间建设一批集畜禽繁育、观光休闲、乡村旅游、苗木花卉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科技园。

3、继续加大核桃的种植管护力度,形成农民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已经种植2万亩核桃的基础上在,在所有适宜种植核桃的区域全部种植核桃。作为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支柱,成为我镇农民群众主要的增收渠道和经济增长点。以科学技术为保障,实现核桃生产从粗放的传统种植模式到精细化的科学种植模式转变,为实现的增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4、超前打造现代化的蔬菜生产基地。我镇作成为城市的后花园,为打造蔬菜基地创造了区位条件。我镇六川河流域土地肥沃,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陆续实施,为蔬菜基地的打造创造了现实条件。以董家村为龙头,辐射带动有条件的村,发展设施蔬菜1000亩高效农业、绿色果蔬,加快特色农业展示园建设。

(二)着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发展 我镇工业多属私营机加企业,随着宝鸡大城市建设步伐地迈进,我镇工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我镇将拟订《十三五发展规划》,对工业建设作超前部署,实现工业从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

1、做大五七、红硖工业小区。正在建设的连霍高速和宝兰铁路复线都从我镇穿境而过,为我镇的工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交通条件。在交通沿线的五七、红硖布局工业小区,充分依托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超前规划,做好招商的前期准备,筑巢待引金凤凰。

要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生态环境,实现安全发展、持续发展、跨越发展。在强化工业引领作用的同时,平衡发展与环保的关系,使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得益彰,相互支撑。在合理布局干道沿线工业小区的同时,进一步加大镇中心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化水平,丰富城镇化内涵,使城镇化建设水平跟上工业发展的要求,营造工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削减入驻企业的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

2.引进具有实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从不同档次和不同季节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形成多样的、迎合市场需求的多种档次的绿色产品。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争取在5年后实现产值 万元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 亿元以上。

着手引进具有竞争力的核桃加工企业,在车辙村建成一个大型的核桃油加工基地,带动解决当地就业,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形成大产业,以大产业推动大发展,最终实现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目标,达到农民增收之目的。核桃基地建成后,要加强核桃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核桃园基地观光旅游线路,争取在5年后实现核桃产值5000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亿元以上。

3、建设红硖物流园区。

在红硖建设一个大型的物流储运中心,成为宝鸡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对此我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此问题。

一是加大培训力度,实现农民产业工人化转化。物流园区建成后必定需要大量的产业化工人,从经济学的规律,就地用工能给企业降低成本,利益扩大化。为此,要加强农民产业工人培训,早作打算和安排,抢抓历史机遇,让农民实现向第二产业的转化。

二是鼓励和支持第三产业发展。物流园区建成后,各方企业入驻,吃、穿、住、行皆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外来人口的急增也必然带来第三产业的新兴。要鼓励和支持农民从事第三产业,以工业化的领头作用带动第二、第三产业的健康、有序和长足发展。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镇基础薄弱,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都严重匮乏,我们尽快树立“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投资、投资靠招商”的理念,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创新招商方式,采取专业招商、委托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亲缘招商等多种形式,主动加强与外地企业的对接,将有实力、愿投资、效益好的企业引进来。

为客商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更进一步深入解放思想,破除守旧思想,树立创新意识,争先创优,招商招出成果,引资引出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一支敢抓工业、能抓工业、抓好工业的领导干部队伍,将抓工业的落脚点放在抓项目上。为项目实施扫清障碍,让项目建设尽快实现。大力改善发展环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更加良好的服务环境,减少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办事成本,大力营造亲商、爱商、安商、扶商、敬商的良好氛围。

四是合理规划物流园区与企业布局。想企业之所想,根据客商入驻情况合理规划布局,重点打造以物流为主要支撑的工业实现利益共享。

(三)着力推进旅游业的提升,拓展现代服务业

1、加强景区生态建设。2015年,我镇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重点在长坪公路沿线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六川店、大柳树整治效果,得到了市、区的一致肯定和好评,并迎来了凤翔、太白县和兄弟镇街的数批考察。我镇将按照六川河生态文明示范区“一线两带”建设规划,抓好西普陀坡面绿化、蜂泉山波斯菊十里花海管护,建设5000亩针阔、乔灌等多树种的混交林。抓好六川河、渭河林家村段、硖石河绿化林带建设,加大引渭渠沿岸绿化力度,新建河流、渠道沿岸景观林20公里、绿化造林1200亩,打造六川河生态景观绿色长廊。抓好六川店等村的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加强景区古树名木挂牌保护管理工作,不断扩大景点绿化覆盖率。

2.抓好道路沿线绿化。在长坪公路、千北公路、红交公路、川刘路、红荔路等主干道两侧栽植常绿林木,搭配种植适宜山区生长的海棠、月季、菊花等花草,新建道路沿线林带110公里,构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生态景观林带。

3.突出生态家园建设。按照“四沿造绿、镇村披绿、庭院添绿”的思路,抓好村庄绿化美化,板块式推进“三化一片林”生态家园工程。突出抓好移民新村、村庄街道绿化和庭院绿化,完成造林面积1800亩,到2020年,市级生态家园示范村达到80%以上。稳步推进农村“三清四改”工程,实施房屋、墙体景观改造,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打造绿色生态硖石。

4.加快景区建设步伐。成立六川河旅游开发建设公司,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民营企业参与景区的开发建设。不断完善六川河生态示范区、西普陀佛文化景区、蜂泉山景区道路、娱乐、购物、接待等基础设施,启动实施车辙唐文化古街项目。深入挖掘西普陀、车辙、蜂泉山、九龙寺等文化遗存,加快西普陀核心景区开发建设,巩固和扩大六川河生态示范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创建成果。

5.打造万亩核桃长廊。全镇两万亩核桃基地建成后,种植区将是一片葱茏的世界,而通过引进先进的、现代化的核桃加工企业入驻后,硖石优质核桃品牌优势会逐渐的凸显出来。在此基础上,我镇将积极引导村两委会及果农着力打造一个以核桃产业为依托的“核桃长廊景区”。

5.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做大做强吴岳庙村乌鸡、大柳树村核桃、红硖村农家醋、七家沟村手工挂面、上排村土鸡蛋、五七村蔬菜等特色产业。在景区周边新建一批特色农产品直销店,适时在市区建立六川河土特产直销店。

6.发展壮大乡村旅游业。以发展休闲、体验乡村旅游为主线,在六川店、董家村、高家湾建设一批“农家乐”经营新村,逐渐形成一个运作成熟,服务接待水平高的旅游目的地。继续加大附属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现代服务业的拓展,鼓励多行业联手、多企业合作,促进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城镇建设、旅游商品集散地建设,实现多种产业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在几种产业发展中,要高瞻远瞩、统领全局,合理规划好产业用地,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城镇化率达40%以上。组织专业团队,深入挖掘六川店皮影戏、手工艺品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六川店村建设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展示园区。

7.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加强与西安、汉中、天水等地的交流合作,探索建立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宣传促销模式,形成优势互补、资源互享、信息互通的旅游推介新格局;精心策划和推出一批旅游精品项目,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推介,进一步提升六川河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1.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在人口聚集工业、商贸区新建一批标准化幼儿园,办好中小学教育,促进城乡教育事业统筹发展。加大乡村医生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药品集中配送率,努力实现“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区”。加大文化惠民工程投入力度, 启动实施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等公共文化项目,以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集计生、社保、民政等职能为一体的镇、村服务中心,实现社保补贴发放、会计服务、法律咨询“一条龙”办理,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全面推进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合疗制度,逐步提高缴费基数和报销比例。

3.抓好民生项目建设。到2020年末,建成镇级社区服务中心、硖石镇养老院、12所农村幸福院,使城乡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建设一批村镇公厕、垃圾填埋场和垃圾中转回收站,不断改善村庄环境卫生。

4、实施精准扶贫工程,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按照“五个精准”的扶贫工作要求,采取户建卡、村造册、镇归档的方式,认准扶贫对象、找准致贫原因,制定帮扶措施,真正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举措,用好扶贫资金,引导村民大力发展核桃、花椒等产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5.实施整村搬迁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区规划布局,加快推进高家湾、蟠龙寺、吴岳庙等3个整村搬迁工程,深入开展“五改”(改水、改灶、改炕、改厕、改圈),实现“六入户”(自来水、沼气池、卫生间、互联网、有线电视、太阳能热水器),到2020年,建成一批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卫生干净的移民新村。2015年底前,完成农村土坯房改造收尾工作。

6.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不断改善村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利用5至10年时间,建成高标准渭河—六川河—硖石河旅游环线、六川河生态示范区景点连接路、现代农业产业观光路等项目建设,打造四纵四横的交通网络新格局。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项目资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小型水保工程,解决红硖、林家村、五七、刘川店等4个村1347户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大力推进农村能源项目建设,引导群众利用太阳能、生物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实施农村低压电网改造,提升景区电力设备供给能力。

7.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产业,促进农业“小生产”与电商“大市场”有效对接,带动农民增收和农村就业创业。加快“镇村在线”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不断提高“乡村在线”网络平台水平。

四、实施步骤 按照一年起步,两年全面推开,三年取得明显成效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各阶段的工作任务。

(一)广泛动员,营造氛围(2015年11月

召开动员大会、专题推进会等进行全面部署,利用各种媒体,各种宣传手段进行广泛宣传,充分调动群众支持和投身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工作推进机制。

(二)制定方案,做好规划(2015年12月——2016年11月) 在区加快硖石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完成实施方案的制定,完成村级规模调整工作。邀请国内一流策划团队对全镇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村庄布局、旅游景区建设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制定具体工作流程。

(三)全面铺开,分项实施(2016年12月——2020年6月)按照规划 积极实施。

(四)查缺补漏,做好总结 (2016年7月——2020年12月)按照实施内容和工作标准,做好自查总结,自查结束后,接受硖石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复查。

五、配套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为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为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组织措施,成立硖石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乡党委书记任第一组长,乡长任组长,副科级领导干部任副组长,各单位负责人和各村支书、主任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一名副科级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党政办、经发办、财政所等单位为成员。在此项工作上,优先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的保障。

(二)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的重要意义。

要把学习贯彻区委、区政府《关于支持加快硖石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领会好文件精神,全面准确把握《意见》精神实质,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上来。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认识,创新发展模式,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找准薄弱点,积极实践,从调整经济结构上促发展上狠下工夫。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对于我镇的重要意义。

(三)提高素质,真抓实干,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按照预定目标推进。

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推动广大干部全面提高理论素养、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务必要强化责任意识,敢于直面困难,做到事不避难、敢于担当,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牢牢将发展抓在手上;科学决策,重视和善于运用正确的工作方法,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合力,确保经济结社会按照预定目标快速推进。

(四)转变作风,只争朝夕,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五年内初见成效。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着力端正作风,破除浮躁思想,根除坐而论道、光说不干的不良风气,真正把心思用在对事业的真干、多干、实干上,把高昂的工作热情与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工作在一线推进,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成绩在一线体现,作风在一线改进。要重视工作的效率,杜绝慢慢腾腾、疲疲沓沓、拖拖拉拉现象,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苦干实干,以超常的速度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五)完善制度,严格考核,为调整经济结构的快速运行提供保障。

要紧紧抓住“不落实的事”,严处“不抓落实的人”,确保政令畅通。对定下来的事情和工作,一项一项的做,一件一件的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工作考核机制,做到考核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既要进行年终算帐,也要进行过程动态考核;既要进行全面考核,也要进行单项考核,列入干部“双考双评双挂钩”跟踪管理,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依据。

(六)解放思想,加强学习,为科学发展提供政策和理论依据。

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进一步开创解放思想新境界。坚持做到“六破六立“。一是破除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意识、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经济意识;二是破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树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自强观念;三是破除宁愿苦熬、不愿苦干的懒惰思想,树立穷则思变、人定胜天的大无畏精神;四是破除小富即安、不富也安、不进则止的自满思想,树立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五是破除求稳怕乱的懦夫思想,树立敢字当头、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以大的胆略、大的气魄、大的思路、大的手笔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六是破除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已差不多了”的守旧思想,树立“实践无边境、认识无止境、解放思想无止境”和“越是发展慢的地方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观念。加强学习,一方面要加强政策理论的学习,一方面要加强业务素质的培养。要绷紧学习这根弦,学习经济理论知识,掌握经济发展运行规律,科学合理地调整经济结构,快速升位。密切关注和学习省、市、区的文件和会议精神。加强业务素质的培养,尤其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投资等方面的业务素质,必须尽快适应工作重心的转变。

 
责任编辑:赵万本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8日    
 
建设与维护:陕西省《网上陕西》编辑部   办公地址:陕西省人民政府机关大院
电子信箱:w87298388@163.com 咨询电话:029---87298388
陕IP备05008609号
特别声明:转载使用本站内容,需经本站同意,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