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
—澄城县2023年上半年文旅亮点工作综述


一、工作综述。

2023年以来,澄城县文旅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多措并举,统筹推进,全县文化旅游和文物保护工作呈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

加快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提质增效。持续开展文化设施提升工作,指导各镇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完善标识标牌和管理制度,规范开放时间,设置独立出入口及免费无线网络覆盖,配置数字文化设施并要求免费开放。全县175个行政村(社区)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图书室、棋牌室、书画室等基本服务项目全部配齐,解决了基层镇村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不规范、免费开放时长不足、群众文化活动单一等问题,提高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总分馆制建设持续发力。持续开展村级分馆图书编目入库工作,目前全县140个村级分馆已完成图书编目入库任务,为建立上下联通、服务优质、覆盖城乡的县域总分馆制服务体系夯实了基础。为驻澄城训练部队、交警大队、市场监管局、环保督办处、寺前镇中心学校、建筑工地农民工等单位及个人送书1000余册,保证了特殊群体的良好文化权益。

3、非遗就业工坊建设成效显著。认定澄城县润昌德瓷业有限公司、澄城变勤花馍专业合作社、陕西匠心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限公司、韦庄铜刀凉粉为澄城县第二批县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并授牌,成功申报澄城县润昌德瓷业有限公司、澄城变勤花馍专业合作社、陕西匠心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限公司为渭南市第二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曹氏正骨、中药热敷等6个非遗项目、17名非遗传承人被澄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澄城县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构建了由非遗传承人、乡村振兴帮扶对象和周边闲置劳动力共同参与的开放式培训就业体系,助力“文旅融合 乡村振兴”工作迈上新台阶。

4、品牌文化活动精彩纷呈。聚焦打通乡村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启动了“启航新征程 奋进新时代”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文化活动,高质量举办了澄城县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踔厉奋发新时代·勇毅前行新征程”澄城县迎春书画展、“迎春纳福 玉兔呈祥”送春联进万家、“启航新征程 幸福中国年”秧歌锣鼓大赛、“阅读启迪智慧 书香浸润心灵”全民阅读、“启航新征程 奋进新时代”暨“清风廉韵”大型摄影展巡展及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服务宣传周;实施“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四进零距”、“戏曲进乡村”、“一元剧场”等文化下乡惠民工程,上半年共组织举办各类活动80余场次。创新开展乡村“阅读之星”、“云游非遗•影像展”等阅读推广活动 ,组织举办了“灯月元宵亮 书香古徵春”、“春风拂新绿 书香伴月花香”、“樱桃红了”、“粽情端午 父爱如山”等品牌读书活动,推出了《振兴农村大发展》《家有军人》等多部反映先进典型、扶贫事迹、经验成果的优秀文艺作品,持续把党的创新理论送进田间地头,受到了基层群众的支持认可和普遍欢迎。

着力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水平

1、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尧头窑遗址保护设施和环境整治工程项目已全部完工,目前正在进行项目竣工初验准备工作。壶梯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长廊建设项目预计7月中旬完工。西北(第一)野战军第六次前委扩大会议旧址已完成维修和展陈,贺龙、王震、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旧居以及大会警卫处、鱼水台、司令部旧址、军爱民民拥军展厅等景点已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作了一定规模的维修和布展,巷道的外立面和红色文化广场正在进一步建设提升。

2、开展文化旅游交流。成功举办了“樱桃之恋畅游古徵”万人相约澄城游、“乡村四时好风光”文化旅游季、“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月等文化旅游交流活动,助推澄城人气“旺”起来、旅游“火”起来。五一前后,“追梦中华·华夏寻根”2023海外华文媒体团走进澄城尧头窑遗址及“樱桃试验站”参访;“古窑新辉 多彩澄城--著名书画家笔下的澄城之美”采风创作活动在澄城成功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世界旅游联盟主席张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副主席郑晓幸受邀出席了此次活动,为深入挖掘县域文化旅游资源、倾力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推动文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3、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策划了“思古怀今·研学体验”文化游、“古村胜迹·梦回故里”古村游、“缅怀先烈·永葆初心”红色游、“田园休闲·赏花品果”乡村游、“人间烟火·寻味古徵”美食游、“古韵遗珍·匠心技艺”非遗游、“守正创新·药旅融合”康养游7条“澄城四时好风光”精品旅游线路,印制澄城手绘旅游地图进行宣传推广。成功举办了文旅系统青年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全面提升了文旅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综合业务能力和工作服务水平。有序开展旅游市场安全生产工作,坚持日常巡查、专项整治检查和“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保障旅游环境安全。

4、策划文旅宣传推介。在兰州市举办了文旅产业链招商推介活动中,成功签约澄城文化产业园建设、澄城非遗保护中心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等项目战略投资协议。4月24日,渭南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召开,澄城县好运古建有限责任公司荣获“优秀文旅企业”荣誉,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与陕西中国旅行社研学部签约,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列入渭南市六条研学旅游精品线路,实现了资源共享、品牌共建、联动共赢。参加了万里黄河看渭南“秦晋之好 风光无限”2023年渭南市文化和旅游运城推介会,全面展现澄城文旅发展新形象,打造“华彩渭南”澄城新名片。

5、打造澄城旅游品牌。为进一步深化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商旅融合发展,支持指导壶梯山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西北(第一)野战军第六次前委扩大会议旧址、华星大樱桃产业示范园争创3A级景区,为加快打造澄城文旅新地标、建设优质旅游目的地注入持久动力。深化文旅创新融合发展,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完善旅游购物体系,制定下发了《澄城县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征集评选工作方案》,组织建立了澄城县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名录,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口碑良好、知名必购的澄城旅游商品品牌,有效拉动了我县旅游消费快速增长。

加强文物保护传承利用力度

1、文物保护工作持续发力。圆满完成美国国务院文保中心官员一行来澄交流研讨文物保护公务活动接待工作,加强了中美两国在城市和区域规划中文物保护信息的交流与合作。对县境内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认定的383处文物点进行研判和实地调研,对符合申报条件的20处文物点进行收录,邀请文物专业人员进行评审,经县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将隋文帝避暑行宫遗址、雷家河墓葬等20处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文物单位公布为澄城县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组织开展陕西省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专项调查,共确定标语类革命文物15处,省文物局已全部收录,数量位居全市首位。

2、文物活化利用亮点突出。“古国觅踪—关于刘家洼和古芮国的故事”刘家洼出土文物展于今年3月在渭南市博物馆开展,真正让文物“活起来”。结合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博物馆日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澄城文博贺大年”2023年精品文物线上展、文博献爱心·幸福夕阳红“行走的博物馆”主题活动、5.18国际博物馆日、“绣美古徵”澄城刺绣精品展等社会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引导全社会关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3、田野文物保护多措并举。组织召开了2023年度群众文物保护员田野文物保护业务及文物保护法规条例培训会,全县60余名群众文保员参加了培训。会后,为各文保员发放文物巡查背包、保温水壶、强光手电、急救背心等物资,并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为进一步做好全县文物保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实施“保护为主、预防为先”的文物保护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上半年共出动田野文物安全巡查人员11000人次,开展文物安全宣传8次,确保田野文物安全形势稳定。

4、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联合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共同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建考古和行政审批的通知》,规范了全县基建考古流程,为做好项目后期文物勘探监管工作奠定基础。壶梯山战役遗址安防工程、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精进寺塔防雷项目、城隍庙神楼防雷项目已立项,正在编制方案。永庆桥保护维修工程、魏长城翟尚村2段保护修缮项目已通过市局验收。《古芮国遗址博物馆公园规划》初稿编制完成。《良周城堡保护维修工程》待资金下达后实施。《精进寺塔安防工程》和《魏长城翟尙村2号段安防工程》已进入招投标程序,6月底完成工程招投标。

营造健康有序文旅市场秩序

为营造健康、有序的文化旅游环境,开展了“全县文旅行业重大事故暨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00余人次,检查场所80余家次。联合县应急局、古徵派出所、县消防大队在城隍庙神楼景区举办了澄城县文化旅游行业安全应急救援演练,有效预防了文化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文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和革命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确保文物巡查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开展澄城县旅游市场环境整顿秩序规范专项行动,发放《文化市场法律法规》《旅游法》《文物法》等法规读本2000余册,各类宣传页4000余张。积极探索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与服务工作,发布澄城县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指导组建澄城县文化艺术类培训协会,进一步规范我县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