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俱特色的甘泉县初级中学团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7·2”重要讲话精神和团十八大、团十八届二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共青团改革方案》《关于加强新时代团的基层建设着力提升团的组织力的意见》等相关要求,甘泉县初级中学在校园内成立团校。

该团校以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7·2”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团章要求,依据《共青团改革方案》、《甘泉县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综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遵循团干部和团员的身心成长规律,满足团员青年成才发展需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教育活动,加强团的基础建设,提高团员队伍的先进性,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团校成立后,其主要任务是:对团员及入团积极分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团员先进性;对团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培训团的骨干;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活动,推动全校团的工作。团校设立校长1人,副校长2人,干事2人。

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别群体,采取不同的目标、内容侧重点和方式方法,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团校课程应包括团的基础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实践教育等。

突出团的基础教育。共青团的基础知识教育是团员意识培养和增强团组织吸引力、凝聚力的重要基础。要把团的基础教育作为团校培训的基本内容,重点学习团章和团的历史,了解团的光荣传统、性质、任务、组织、纪律和团员的权利、义务,掌握团的基本工作方法,增强对共青团组织的认同感、光荣感和归属感。突出共青团的政治性,明确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做到听党话、跟党走;突出共青团的先进性,教育团员争当先进,积极主动发挥生力军作用,做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者,做社会文明的倡导者、引领者和实践者;突出共青团的群众性,坚持以青年为本,更多关注、关心、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学生呼声,维护青年团员权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帮助团员、团干部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团员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深刻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通过开展“与人生对话—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等专题教育活动,以思想研讨、榜样分享、生涯规划等方式,引导团员、团干部增强奋斗精神,自觉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之中,努力在推动实现中国梦中成就个人梦想。

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团员、团干部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质,指导团员、团干部在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法治教育作为重要教育内容,注重提高团员、团干部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依托府谷文庙、碛塄红色历史博物馆、哈镇抗日烈士纪念基地,通过专题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等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开展文明礼仪宣传、道德评议等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青少年积极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践行者、弘扬者。运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进行价值观引导。

突出形势与政策教育。解读团员、团干部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和引导团员、团干部认清国内外形势,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使自身思想观点与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保持一致。结合各重大纪念日、国内外重大事件等重要契机,积极引导团员、团干部理性分析热点事件,理性探讨热点话题。

突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实践教育。坚持实践育人,发挥团属活动阵地和品牌工作项目的优势,让团员青年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感受成就、受到锻炼,提升思想认识,养成良好品行。落实《关于推动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的意见》和《关于推进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入团积极分子和团员中做好志愿服务宣传、意识培养和教育培训工作,把志愿服务作为入团教育和团员日常教育的必备内容,引导入团积极分子和团员逐步认同志愿服务理念,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实践。成立团校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校内关爱互助、校外社会实践等志愿服务活动,每期团校全体学员以“接力”方式参加团校志愿服务队。在“3·5”中国青年志愿者日、“3·12”植树节、“7·5”全国助残日、“12·5”国际志愿者日等公益志愿节点重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小海红”志愿服务项目和载体的建设,加强与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联系对接,完善志愿服务的供需对接机制。

成立后的团校强化教学体系,统筹制定培养计划。团校应根据团员发展规划和团员、团干构成情况,在年初制定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包括培训目标、课程类别、培训期数、培训人数、授课时间、课程内容、师资安排等。

科学设置课程类别。团校课程类别主要分为入团积极分子培训班、团员培训班、团干培训班、推优入党培训班和团课学习小组。入团积极分子培训班面向入团积极分子进行培训,所有入团积极分子都必须经过入团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入团。团员培训班主要面向团员开展培训,高中一年级新建团支部的团员必须参加团员培训班培训。团干培训班主要面向团干开展团工作能力培训。推优入党培训班主要面向作为党的发展对象的优秀团员开展培训。鼓励中学生以班级、小组为单位组成团课学习小组,在团校指导下学习团的基础知识和开展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自我教育。

健全结业考核机制。制定团校学员考核登记表,将理论知识考核、社会实践考核和日常表现纳入考核体系。理论知识考核应以闭卷形式重点考核团章、团的基本知识和团的基本工作方法等团的基础知识;社会实践考核重点考察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和表现,学员原则上应注册成为志愿者;日常表现主要考察学生思想汇报情况、在班级表现情况和群众基础情况等。团校对学员的考核分为优秀(占比不超过30%)、合格和不合格三类。考核成绩优秀的获得培训结业证书并纳入推优入团、评先评优;考核成绩合格的获得培训结业证书;考核成绩不合格的不得颁发培训证书,并由所在团支部指导员老师、支部书记进行谈话辅导。

团校成立后,不断壮大师资队伍。统筹县内县外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现有教学资源,县委党校讲师不少于2人,团县委讲师不少于1人。邀请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工作者、高校教师、青少年工作者等担任团校教师。注重发挥典型引领作用,邀请先进青年典型走进团校授课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