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国家植物园


秦岭国家植物园是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和西安市人民政府联合共建的综合性大型植物园,也是全国唯一冠以“国家”二字的植物园。2017年9月27日对外开放。

园区位于西安市高新区(原周至县境内),距城区约70公里。规划面积639平方公里,园区有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相对高差最大2417米,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秦岭国家植物园依托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重点收集保育秦岭及其周边过渡区植物。通过建设秦岭植物标本馆、温室馆、科普馆、古生物馆以及木犀科、蔷薇科等能反映暖温带及秦岭区系成份的专科专类园,打造成中国的一个绿色品牌和秦岭生态保护利用与示范的样板。秦岭国家植物园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宗旨,主要功能定位为物种保育、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态旅游。

一、物种保育

园区按植物保护方式不同分为迁地保护区和就地保护区两大功能分区。迁地保护区主要利用温室馆、温棚、专类园、资源圃及苗圃等模式进行活体物种多样性保育,建立标本馆及植物信息库实现植物信息数字化。目前已建成槭树园、海棠园、木兰园等18个专类园。截止目前,秦岭国家植物园迁地保护区收集物种约2000余种(包含种下分类),建成引种资源圃20亩,繁育苗圃230亩。

植物就地保护区结合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以及生态移民工程等重大工程措施,减少人为干扰与破坏,使得区域生态得到休养生息。总规划面积575.31平方公里,海拔由480米延伸至3000米,从平原到高山五种地貌形态,就地保护区有种子植物约1231种;野生脊椎动物15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种,二级保护动物18种。

二、科学研究

科研工作是秦岭国家植物园的核心工作之一。为推进科研工作,一方面加强与国内外相关单位业务合作,另一方面紧抓自身科研能力建设。近年来,开展了数十项科研项目,与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技资源平台共享的合作,与英国、德国等国外专家进行了互访交流。主要致力于植物引种保护、濒危珍稀植物保育、生态环境修复和植物开发利用等方向的研究。

三、科普教育

秦岭国家植物园先后被陕西省教育厅、教育部及相关科研院校等单位命名为“陕西省首批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十余个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自2018年以来,秦岭国家植物园开展了“走进美丽秦岭,探索植物王国奥秘”、“保护秦岭生态”主题宣讲、“童眼观生态”、植树季、科技之春、生物科普夏令营等一系列研学教育活动数百场。先后接待了省内外三百余所学校的十万余名大中小学学生参观学习,让学生感受和学习秦岭的自然山水美景和生物多样性,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四、生态旅游

秦岭国家植物园不仅有丰富的、鲜活的、千姿百态的植物物种和动物物种以及由它们组成的群落和种群,而且人文和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元始台、观音寺、古栈道、原始森林、大峡谷、瀑布、石海、山林、湍流等,且以水、石、崖尤为突出。整个园区既有清透俊逸之神态,又有瑰伟壮丽之雄姿。

园区除迁地保护区布设的专科专类园、科普场馆、湿地恢复区等,在就地保护区还设置了多条徒步旅游线路,如“野牛河——老鸡沟——大峡谷” 的游览环线等。在沿途中有以低炭循环理念改造的民居和分散式生态客栈,串接多条徒步线路,让游客融入秦岭山水之中,加深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