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机遇 乘势而上 提升品质 内涵发展

榆林市第十二中学创建陕西省普通高中标准化学校工作汇报

榆林市第十二中学地处榆阳区麻地湾环城北路北侧。学校始建于2006年,2008年正式开始招生,初为九年制义务段教育。2016年经榆林市教育局批准,完善了普通高中建制。学校占地100亩,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不含宿办楼),总投资8850万元。设施配套,设备先进,各类教学功能部室齐全。现设4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30名。其中高中部24个班,学生1176名,初中部18个班,学生754名。有教职工180名,其中专任教师157名,本科学历176名,占比97.8% ,研究生学历12名,占比6.7%。

开办以来,学校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品味。学校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确立特色立校,管理强校的办学思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陕西省普通高中标准化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情况

一、提高认识,以创建促提高,推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创建省级标准化高中是榆林市第十二中学第三个五年规划的重点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也是榆阳区委区政府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学校从2016年开办高中时起,就启动了省级标准化高中创建工作。校委会研究部署创建工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创建实施方案,制定创建时间表,层层落实创建任务。召开创建动员会,引领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创建工作,把规范办学行为,提升队伍素质,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打造校园文化,形成办学特色作为创建的核心工作来抓。同时,加大投入,完善设施,确保硬件达标。

2019年,学校创建工作进入决战阶段。学校按照创建评估指标,对学校办学理念和发展规划、学校组织与管理、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教改研修、素质教育与学生发展、校园文化、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自纠,将发现的问题归类总结,并以通报的形式印发各处室,限时整改。从今年3月起,学校准时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规定各项创建工作完成的时间节点,各相关处室在每周五的行政办公会上通报创建进展情况,确保创建工作有条不紊推进。此外,九月份,学校还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到学校指导创建工作,边查边改,边改边查,保证了创建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完成。

二、明确办学目标,更新办学理念,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根据薄弱学校实际,结合学生成长和身心发展规律,分析榆阳区教育发展现状,我们给学校准确定位。确立办学目标:创一流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学校。制定办学宗旨:以德治校、以法制校、特色立校、管理强校。明确办学理念:增进学生健康,提高学生素质,面向学生未来。在这一办学思路架构之下,经校委会反复讨论,形成校训:立志 责任 强者 祖国;校风:厚德诚信、博学创新;学风:乐学善思、勤奋探究;教风:德高爱生、业精奉献;校园精神:健体尚美、重德求知。

三、加强管理,群策群力,推动学校规范化发展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建树师风。几年来,学校党支部高举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旗帜,引导党员教师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十八大以来的历次全会精神,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武装党员教师头脑,提升全体教师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2016-2017年,积极开展了以“两学一做铸师魂,强化师德树师风”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李海军老师连续被评为区、市乃至省级师德标兵,标杆作用突出;2018-2019开展了以“让十九大精神深入校园、走进课堂、浸润人心”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每年组织青年教师师德演讲比赛,这是我校“修师德、正师风、强素质、树形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坚持开展党员示范课展示活动;多次举办师德师风专题讲座;举办“廉政文化进校园”、“反对邪教、崇尚科学”进校园活动;召开“师德考核负面清单警示教育大会”;举办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知识、新宪法知识等测试。近三年,有6人被区教育局授予师德标兵,有6人被评为区级优秀共产党员。

几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情操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精神风貌,营造了师德师风建设良好氛围,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师德修养,促进了我校教育事业健康蓬勃发展。

(二)坚持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人文管理。学校实行校长办公会、校委会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教代会、行政会制度。在学校管理中,实施科学管理、精细管理、人文管理、民主管理,规范工作程序,推行校务公开制度,推进校园廉政建设;落实分层管理、“条块”管理,对中层部门、班主任和教师实行阶段和年度量化考核制。在教学管理中,加强对教育教学过程和环节管理,注重教育教学研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个性化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行包抓负责制,校级领导包抓年级,中层领导包班级,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同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管人,先后出台了《十二中学生必读手册》、《十二中教师量化考核细则》、《十二中功能部室制度汇编》、《十二中规章制度汇编》等制度。

(三)德育管理上,以生为本,注重养成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德育机构、德育制度健全,形成全员参与、全面育人的德育教育网络。制定出“德育入心,成德于行”的目标,落实“主题教育常态化、常规教育节庆化”的德育教育模式,丰富德育教育内容,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开展励志教育,感恩教育,理想教育,自律自强教育,“三爱三节”教育等,并以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请教育专家给每届毕业生做“感恩励志”专题报告,学校请法律专家给每届新入校的学生做“法律教育”主题讲座,开展道德大讲堂系列活动,实现德育教育的全程化、全辐射。

德育教育管理推行“时检查、日汇报、周总结”的模式,开展星级标兵、文明宿舍、星级班级大比拼活动。值周领导、教师及学生会成员,对每个班集体和学生从文明用语、仪容仪表、课堂纪律、自主学习等方面进行全天侯的监督检查,周末汇总,评出星级班级、文明宿舍;学年总评,奖励星级标兵、文明班级、模范班主任。三年来共奖励星级标兵30人次,模范班主任15名。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排解学生生活与学习中的心理困惑是德育教育中的又一个重要环节。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排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毅老师,从高一到高三全程跟踪、调研、辅导,高一年级举办《环境适应与心理健康》、《青春期花季男女生交住》专题讲座,高二年级举办《与你同行 快乐成长》、《早恋的困惑》专题讲座,高三年级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考前心理辅导》专题讲座。系统的培训,适时排解了学生的心理困惑,也保障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此外,学校还不断丰富德育教育途径、内容和形式,先后开辟“烈士陵园”“红石峡、镇北台风景区”两个德育教育基地,结合每学年的研学旅行活动,多侧面、多角度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四)加强教学过程监管,完善管理与评价机制。学校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科课程和活动类课程体系,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狠抓常规教学管理。实行阶段性质量检测制度,坚持每月一次常规教学检查,及时分析诊断,查找不足,改进教学。

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举行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汇报课教学和优质课展示活动;落实领导“推门听课”、教师全员听课制度;实行集体备课,开展主题学习,并组织同年级同学科同课异构观摩活动,推行教育教学反思制度。

学校推进“严、精、实、细、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普及三步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严格要求”、“严谨设计”,“精心备课、精心批改、精心辅导”,结合“实际”,注重“落实”,“细化”目标、注重“细节”,“以学生为本”,共同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今年,学校首届高中毕业生一本上线有11人,二本上线有182人,二本上线率达49.2%,实现了低进高出目标。

(五)后勤管理上,服务教学,服务学生,严格规范。在开支上精打细算,保障教学,严格审核,认真执行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与收费标准,规范财产管理,坚持校务公开。

四、推动师资建设,打造精英教师队伍,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7人,其中研究生学历和在读研究生共 32人,省级教学能手1人,市级教学能手2人,区级教学能手12人。目前,学校高中部教师大部分是免费师范生,专业精、理念新、精力充沛是其优点,经验不足是他们的瓶颈,突破这一瓶颈的唯一途径就是教学实践。

(一)加强师德培训,提高教师职业认同感与荣誉感。我们通过专家讲座、道德大讲堂、师德演讲比赛等形式,来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认识,通过在职学习、专项培训等提升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加强校本培训,促进专业成长。我们开展“青蓝工程”和“结对帮教”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培养。一是教师互相学习,每人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每周开展一次集中评课议课活动;二是开展示范课、汇报课、公开课、观摩课等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组内观摩必须达到百分之百);三是开展教学技能培训(包括白板使用技术培训、智慧课堂培训、微课培训),借助多媒体资源,提升教学技能;四是组织语文主题学习活动,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比武,提升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五是编写校本教材,提高分析综合能力。截止目前,学校教研究室组织骨干教师共编写《陕北民族文化》、《生活与语文》等16种校本教材。三年来,年青教师中,有4名教师已成长为区级教学能手。

(三)加强教育科研,构建高效课堂。学校立足常规教学,着眼减负增效,构建高效课堂;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根本任务,通过个体研究与小组合作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研活动、课题研究,现已形成切口小、快节奏、大容量的高效课堂模式。三年来,举办全校教科研研讨交流会6次,汇编教研论文3本;共申报市级以上课题26个,现已结题16个,其余课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教师共有41篇论文在报刊上发表或获奖。

(四)注重学习交流,开阔教师视野。一是组织一线教师外出培训,先后派骨干教师参加省级以上培训学习123人次,二是加强校际交流,与榆林市第一中学、第三中学进行校际交流联谊;三是请专家学者来校作专题报告4场,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提升素质,激发活力。

五、完善设施设备,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办学条件

学校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校园占地面积100亩,生均33.3平米,校舍面积36000平米,生均18.7平米,校园绿化面积16000平米,生均绿化面积8.3平米,运动场地面积7500平米,生均3.9平米。

教学区由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组成,有理、化、生实验室各3个,理、化、生探究室各1个,科技室、劳技室、录播室、语音室、书法室、剪纸室、医务室、心理咨询室、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电子琴室、音乐室、体育器材室、美术室、舞蹈室、地理室、历史室、档案室、通用技术室、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阶梯教室、云教室各一个,还有多功能大厅1个,多媒体教室2个;图书室3间、学校有乐器15种,160件,价值126万元;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5.2316万余册,生均44.5册;计算机教室3个,学生计算机168台,教师办公计算机85台;42个教室全部安装多媒体触控一体机;学校已建成数字化校园网,教师和学生能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和学习,推行智能化教学,实现办公自动化;有医务室及相应的器材药品和专职医生。

运动区有300米六跑道标准化塑胶田径运动场,100米直道,4个标准化篮球场、1个足球运动场等,体育器材达到《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一类标准。

生活区由二幢学生公寓和一幢餐饮楼组成,满足1560名学生住宿和2000名学生就餐需求;设置专职老师管理宿舍和生活,实行全天候管理和服务,全寄宿制封闭管理。学校还建有一幢教师宿办楼,每位教师享有一套49平米公寓,180名教师幸福入住,乐业安居。

文化休闲区主要由生态山、悦心园、厚实园、桃李园、文化长廊等组成。建有石亭、假山、文化窗等人文景观,曲径通幽,清静雅致。校园绿化美化层次分明、布局合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2014年,学校被评为陕西省园林式单位。

六、着眼学生特长,探索发展途径,形成办学特色。

根据我校高中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差现状,我们降低教学基点,注重夯实基础,大力开展体育、艺术教育。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目标,开设体育、美术、音乐、日语培训、实验探究等特长兴趣课,供学生自主选择,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2015年,学校被评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

几年来,学校锐意进取,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受到社会一致好评。学校先后获得“榆林市平安校园”、“榆林市文明单位”、“陕西省园林式校园单位”、“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陕西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今年首届高考,实现低进高出的目标,为此,区教育局奖励我校人民币30万元。

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教师培养的模式和途径,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提供人才保证。学校将进一步健全精细化管理制度体系,完善处室工作职责制度和一日常规建设,完善专业教师业务培训和研修等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品位,建立文化校园、书香校园,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汇报人:孙建忠

二零一九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