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概况】商南,依秦岭而居,源丹江而兴,衔豫接楚、地联八县。气候温和,风光旖旎,物阜民淳。商南是陕西的东南门户。浅山丘陵地貌,基本地理状况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全县辖10个镇(办),108个行政村18个社区,总面积2307平方千米,总人口24.9万。商南,历史悠久。建县于北魏景明元年,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汉刘邦、明闯王曾在此挥戈跃马,奠定霸业;李白、白居易、韩愈、元稹曾在此抒情咏怀,留下不朽诗篇。现代革命史上,李先念、徐海东、汪锋、程子华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建立卓越功勋。

商南,人文厚重。融秦风楚韵,集南北灵秀,人文荟萃,源远流长。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积淀的厚重,兼移民文化的丰富广博。形成了商南人“北国之豪放”和“南国之灵秀”的独特风格,忠厚持重、包容大度、勤劳善良的品质,同甘共苦、孝亲敬老、尊德尚义的风土人情。 商南,区位独特。自古,“商于古道”贯通南北;而今,沪陕高速、西南铁路和312国道四通八达。是陕西的东南门户,融入西安、南阳、襄阳、十堰等大中城市两小时经济圈,是西安的后花园、大秦岭的封面,陕西的会客厅。商南,资源丰富。盛产茶叶、花生、核桃、板栗、食用菌、猕猴桃等秦岭特产。是中国纬度最北的新兴茶叶产区,有优质有机茶园25万亩,被誉为“中国茶叶之乡”。有野生牡丹、丹参、杜仲、天麻等中药材达1192种,有“秦岭天然药库”美称。蕴藏水晶、多晶硅、石英石等270余种矿产资源,金红石和镜铁矿储量分别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镁橄榄石储量位居亚洲第一。商南,宜居宜游。地处中纬度偏南,长江流域汉江水系之丹江中游,气候温润、风景秀丽。境内有“5A”景区金丝峡、仙莲宝地闯王寨、古道驿站阳城驿,美丽乡村任家沟、国际慢谷后湾、人间仙境丹江画廊,以及极具开发价值的玉皇山、上苍坊、文碧峰等旅游景点。境内森林覆盖率达到65.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0天,是“中国天然氧吧”“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商南,享有国家卫生县城、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绿化模范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旅游示范县等多项殊荣。立足新起点,正举全县之力,打造陕南循环经济示范县区、秦岭生态新城、物流枢纽中心、全省精准扶贫示范县,迈步新目标,创造新辉煌!

(城市建设魅力商南)

【县域经济】2017年,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县人民,迎难而上,追赶超越,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87.54亿元、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148.03亿元、增长23.2%,;财政总收入3.58亿元,同口径增长14.1%,,地方财政收入1.935亿元、同口径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30元、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00元、增长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3亿元、增长1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到14:55:31,主要经济指标在合理区间运行,发展基础进一步巩固,追赶超越取得了初步成效。获得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业扶贫示范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省级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全省“十佳旅游县”、全省最美休闲旅游度假地、省级“四好公路”示范县、全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优秀县(区)、全省苗木花卉产业示范县等中省荣誉50余项。

【农村经济】坚持做强主导产业、培育特色产业,流转土地5.5万亩,打造规模化产业基地132个,茶叶、猕猴桃、中药材和食用菌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一镇一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商南白茶被农业部认证为地理标志产品,猕猴桃远销意大利,秦骏牌食用菌被评为省级名牌产品,中药材深加工实现了商品化销售,成立了全市首家茶叶研究所,启动了小食品加工产业园建设,培育了24家农业企业、1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9个家庭农场,延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全年完成粮食总产6.19万吨,油料生产1.51万吨,分别增长8.2% 和7% 。秋播粮食作物7.52万亩、油菜2.6万亩,发展猕猴桃5000亩、大樱桃和葡萄等水杂果1000亩;食用菌栽培达到8000万袋,预计实现产值6.2亿元;发展高山蔬菜2000亩。农业总产值24.71亿元、增加值13.18亿元,分别增长4.8%。

【工业经济】持续优化对企服务,帮助中剑公司争取了每度0.39元的工业用电,推动企业降本增效,硅科技产业园实现年产值3.4亿元。国漆产业园完成一期建设,漆蜡生产线建成投产,同步启动了科技研发中心、专家工作站、创新孵化平台建设。支持泰科泵阀建成了省级阀门检测中心和万达铸件生产线,填补了制造业和西北地区大口径、高温高压阀门标准化检测的空白,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大力开展地产品促销活动,强光手电远销欧美,新增迦南服饰、丰联集团两家外贸进出口备案企业,全县具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达到26家,虎之翼成为我县首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园区扩容提质行动,新建标准化厂房2.8万平方米,启动了“双创”基地建设,完善了园区路网、金融网点等配套设施。全年新增入园企业10户、园区企业总数达到81户,海鑫农业、环球科技、金丝茶叶等3户企业在成长板块挂牌。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9.98亿元、增长25.2%;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36.48亿元、增长15%。

【旅游三产】金丝峡景区灾后重建及智慧旅游建设顺利推进,以王家坡高端民宿为代表的七大农庄实现了市场化运营,金丝峡特色旅游小镇建设初具规模,成为商於古道上重要的文化节点。启动了闯王寨基础设施和景区演绎“双提升”工程,全域旅游格局逐步形成。举办了阳城驿•梦幻灯光节、金丝峡红叶文化节等“十大营销”活动,我县位列2017中国全域旅游魅力指数排行榜第12名,并荣获全省十佳旅游县。全年接待游客719.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9.23亿元,分别增长26.15%和28.51%。商贸服务、健康养老等新型业态蓬勃发展,新增市场经营主体1042户。

【招商争资】成功举办了首届客商大会等“十大招商活动”,修订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暂行办法》和《优化营商环境十条规定》,吸引省能源集团、水务集团等100多家知名企业来商考察投资,在上海等地设立了招商服务中心,与秦商联合会等12家商会握手合作,引进项目35个,到位资金94.88亿元,位居全市第二。积极争取省市支持,增加转移支付1.57亿元,争取财政专项资金4.7亿元、陕南循环发展资金2760万元、苏陕扶贫协作资金1120万元,化解债务近3亿元,全年累计争资28.3亿元,有24个单位争资超过1000万元,协调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贷款9.8亿元,有力支撑了县域经济发展。

【脱贫攻坚】选派5100多名干部奔赴脱贫一线,实现13个村、2599户、1.01万人顺利脱贫。涉农资金投入达到10.8亿元。先后出台优惠扶持政策8大类32项。新建标准化卫生室13个、便民广场9个、便民桥39座,新修各类道路670公里,完善提升人饮工程24处,铺设饮水管道19.49公里,硬化庭院4362户,改造危房2070户,搬迁群众1984户。实施溧商对口协作产业项目9个。培育了富水龙窝、试马红庙等一批脱贫产业基地,海鑫、沁园春等一批扶贫龙头企业。“三产联动”“先借后还”等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响应,群众满意度由原来的86%上升到98%以上。

【城镇建设】持续推进“东扩南移西延北改”城市发展战略,县城总规通过评审,迎宾大道、商郧路改造路基全线贯通,“十大城建工程”稳步推进,移民路和幸福路二期建成通车,西街古城主体基本完工,智能亮化、环卫市场化运营效果明显,鹦鹉沟康养社区、火车站移民安置区等项目稳步实施,汽车充电桩、自行车驿站等新型城市配套设施走进商南。富水110KV变电站建成投运,莲花台水电站复工建设,清油河水库启动建设,完成了供水管网铺设,县二水厂建成使用,实现了跨区域调水,县境内天然气长输管网铺设到位,城镇化率达到54.12%。

【生态环保】坚持绿色循环发展不动摇,主动回应化解群众环保诉求,依法划定禁养区,强制关停养殖污染企业15家、采石场7家,拆除燃煤锅炉10台、黏土砖窑15个、非法钒窑1个。完成造林6.91万亩,商南绿色版图不断扩大。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累计投资6400多万元,建成了10个镇办垃圾堆放场、15个人工湿地和全省首家垃圾热解气化站,完成城区污水管网铺设1.2公里;投资720万元,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日处理能力提升到1.2万吨,丹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民生保障】完成投资21.38亿元,建成民生项目124个,县文化艺术中心、协和医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十大民生工程顺利推进,省级“四好农村路”创建通过验收。全面落实住院报销“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和分级诊疗制度,患者县内就诊率达91%,城乡居民住院合规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5%和81.8%以上,其中贫困群众达到92%以上,全年减免、报销各类医疗费用1.85亿元。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省计生幸福家庭示范县创建通过验收。投入资金1.56亿元,资助贫困学生2.99万人次,建成了第七小学、幼儿园等一批教育项目,城区新增学位1800个。赵川镇刘青山荣登“陕西好人榜”,《闯王寨传奇》走进长安大学、远赴安庆展演,并荣获省第八届艺术节文华剧目奖。发放城乡低保、高龄补贴及困难群众救助金3900多万元,民生支出达19.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7.12%,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社会管理】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行政审批65项,承接上级下放项目46项、合并7项,精简率达34.6%,建成了全市规模最大、业务最全、系统最优的政务服务中心。颁发了全市首张微信营业执照,让“事情多在网上办、群众少在路上跑”的美好愿望成为现实。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工作,商品房去库存719套,万元GDP能耗下降3.1%,减税降费8207万元,供给质量持续提高。同步推进财税、农村、医药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市场活力充分释放,政府效能全面提升。投资5000多万元,新安装城乡摄像头1100多个,建成了赤地、桑树两个省级公安检查站和智慧城市暨110指挥中心,构筑了覆盖城乡的视频信息网络。不断健全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生产秩序安全平稳。全面化解矛盾纠纷,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公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9.17%。

【法治建设】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严格落实“八项规定”要求,“三公”经费同比下降5.3%。扎实推进“七五”普法和依法治县进程,聘请政府法律顾问10人,开展法律宣传30余场次,创建“法律六进”示范点45个。建立了政府合同登记、审查、报备制度,完成了5个部门执法全过程记录试点,公开各类重大政务信息2161条,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主动邀请县人大、县政协班子成员,列席参加政府各类会议,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办理人大议案1件、代表建议186件、政协委员提案165件。实施政府重点工作清单制管理,强推脱贫攻坚、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在商南落地落实。交叉审计频次加密,内部审计力度加大,自觉履行法律职责,依法接受监督的意识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