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铜川 > 耀州区

耀州区

耀州区

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19/11/15 浏览量:1894 分享到:

【国民经济】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总体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2018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91.6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11.60 亿元,增长 3.1%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3.48 亿元,增长 4.8%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36.55 亿元,增长 8.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38809 元。从产业构成看,一、二、三次产业的结构比重为 12.6 ∶ 47.5 ∶ 39.9,三次产业对经济贡献率分别为 7.3%、36.9% 和 55.8%,分别拉动经济增长 0.4、2.3 和 3.4 个百分点。

【现代农业】全区农业增加值完成 20.83 亿元,粮食播种面积 36.15 万亩,粮食总产量达 7.36 万吨,实现“十五连丰”。25个现代农业园区稳步发展,入园企业达到46家,完成投资3.7亿元。步寿塬苗木花卉产业园、照金海棠生态产业园全面建成,海升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及贮藏保鲜、现代果园科技文化主题园等项目快速推进。新建规模化养殖场6个,创建省市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4个。发展节水灌溉、新修基本农田5000亩。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62处,解决了8.7万人饮水安全。完成117个村清产核资和18个试点村产权改革任务,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建成投运。全面推进“大棚房”清理整治工作。成功举办陕西省第六届“村官”论坛。我区在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区考评中取得优秀等次,先后荣获“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先进集体”、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区”“果业扶贫科技创新奖”等称号。

【工业经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 107.99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 32.18亿元。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工业产值完成 21.59亿元;股份制工业产值完成78.48亿元。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下降 41.3%,重工业下降 15.48%。支柱产业原煤、建材完成工业总产值 71.34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6.1%。全年新增规模企业6家,拉动规模工业增长0.5个百分点。全区施工项目共 226 个,其中新开工项目 157 个,年内投产项目176 个。年产 200 万件汽车配件制造项目、达美年产 600 万只轻量化铝轮毂等重点项目落地耀州 ;民营经济扶贫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海升传统产业提升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及贮藏保鲜建设项目、关庄农批电商物流扶贫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陕西果业集团铜川种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现代果业科技文化主题园项目稳步推进;年产 30 万吨铝镁合金项目、年产 120 万吨冶坪煤矿项目进入尾声。

【非公有制经济】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8.76 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53.2%。各类法人单位3586家,产业活动单位420家。个体工商户18088户。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1亿元,增长11.2%。按企业规模划分,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 10.4 亿元,同比增长 16.7%,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 31.3% ;限额以下商贸企业实现零售额 22.7 亿元,同比增长 8.9%,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 68.7 %。分城乡看,城市实现零售额 25.4 亿元,增长 10.7% ;农村实现零售额 7.7 亿元,增长 12.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 26.3 亿元,增长 11.2% ;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 6.8 亿元,增长 11.2%。

【旅游商贸】全年接待游客 935.2 万人次,同比增长 20.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56.2 亿元,同比增长 25%。居然之家、上街里美食城投入运营,北城购物中心、花园饭店等项目基本建成。编制完成《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古城旅游观光车正式运营,主要景点实现公交全覆盖。照金红色旅游三期、溪山胜境景区开发等项目进展顺利,马咀、移村等乡村旅游加快发展。照金丹霞国家地质公园荣获“陕西地质名片专家推荐特色奖”,溪山胜境景区被确定为第四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陈家坡会议纪念馆成为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城乡建设】持续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稳步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和锦阳新城建设,耀州名人馆对外开放,聚锦园小区、创业大厦等项目基本建成,集中供热、德馨佳苑、碧桂园锦阳学府等项目加快推进。国卫复审顺利通过,创文工作全面启动。引入启迪桑德专业环卫保洁,将锦阳路街道、董家河镇、孙塬镇纳入城区保洁管理范围。水峪-张郝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和25个市级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全面完成,水峪、沟西和马咀分别荣获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十佳美丽村”称号,移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新区至寺坡公路建成通车,沮河东路、锦阳新城环城路连接线加快推进,惠塬第二通道开工建设,新修改造乡村道路271公里。我区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区。

【财税金融】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3.91 亿元,同口径增长 15.4%。全年财政支出 25.9 亿元,与上年持平。其中,教育支出 59816 万元,增长 0.2% ;科学技术支出 1646 万元,增长 1.4%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4896 万元,下降 49.2%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26322 万元,增长 2.2% ;医疗卫生支出 15032 万元,下降 27.1% ;农林水支出 56448 万元,增长14.6% ;节能环境支出 16749 万元,增长 3.5%。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124.29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8.13 亿元,同比增长 7.0%。各类保险机构共 8 家,实现保费收入 9741.8 万元,赔付额 4457.7 万元,赔付率 45.8%。

【人民生活】全年民生投入21.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48元,同比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90元,同比增长9.2%。发放各类保障金18.4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11.85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73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1 %。保障城市低保727户1445人,保障农村低保2489户6584人。建成保障房1032套6.2万平方米,商品房去库存5.4万平方米,三获“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十佳区”称号。耀州中学改扩建工程全面竣工,通过省级示范高中验收,高考二本上线率保持全市领先。组建红军小学教育联盟,北梁、照金红军小学被确定为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传承红色基因示范校。锦阳新城小学、幼儿园如期开学开园,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区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新址基本完工,孙思邈中医院项目二期加快建设,新改建标准化村卫生室40所。区人民医院“二甲”创建工作通过专家评估验收,中医药综合服务实现全覆盖,建立7个医疗联合体,成为第二批国家级健康促进示范区。持续实施“文化兴耀”战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通过验收。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两馆一站一中心”免费服务群众10万人次。

【科技文化】全年完成技术合同成交总额 3395 万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3 家,完成发明专利申请量 10 件。申报省级科技项目 9 项,申报市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2 项,引进新品种 4 个,推广新技术 3 余项。国家科技部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万亩有机苹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顺利通过了认证机构的第三次检测。省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肉羊良种繁育与高效养殖》《良种肉猪生态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形成了技术标准体系,综合发展循环模式取得良好效果。举办群众文化活动500多场,文化艺术培训260次,积极开展“耀州大舞台”、惠民演出等130余场,电影公司免费放映电影2184场次。8位泥塑、面塑、刺绣等民间艺人参加京交会,在非遗展区开展现场展演,并被《新闻联播》等中央媒体栏目报道。全区有电视台1座,广播覆盖率达到99.9%,电视覆盖率达到 99.98 %。

【环境保护】全年完成造林绿化4.3万亩,自然孵育出朱鹮23只, “耀州籍”朱鹮数量达到 69 只,朱鹮种群数量达到 130 只,成为我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生动见证。水环境质量指标显著改善 , 漆沮河交汇处断面水质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和氨氮平均浓度均比上年下降。深化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围绕“减煤、治源、抑尘、控车、禁燃、增绿”六项举措,实施联防联控,开展 210 国道、孙塬、凤凰沟和锦阳川“一线三区域”综合整治,落实行业监管和属地监管职责,促进空气质量改善。2018 年全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 6.0,比去年优化 0.13 个百分点。

【自身建设】坚持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完善行政许可、审核转报、备案类及其他服务事项609项,率先在全省推行24小时自助式办税服务。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深入开展“双百双千”工程,设立3000万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出台金融创新十条措施,减免税收3262万元。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决策部署,以上率下开展“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扎实推进“以案促改”和干部作风问题排查整改工作。坚持政务公开,压缩“三公”经费,所有区级部门和镇办向社会公开预决算。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向区人大报告重大事项14项,坚持区政府、区政协联席会议制度,办理建议提案、市长信箱和网民留言566件,办结率100%,群众多次来信留言点赞。不断深化“访民意、解民困、送温暖”党旗领航奔小康活动,为群众兴办实事2400余件,困难群众救助率、干部作风和群众综合满意率持续提升。

上一篇:没有上一条记录
下一篇: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