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经验交流

经验交流

经验交流

名言中的共产党人|阎肃:高扬主旋律的时代楷模
发布时间:2019/10/27 浏览量:1486 分享到:

编前语:伟大的精神如民族血脉,可以代代相传而生生不息;伟大的人格如浩瀚星辰,可以穿越时空而光芒长存。由陕西省委党校组织编写、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和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伟大的精神崇高的品格——诗文信函名言中的共产党人》一书,收录了51位革命领袖、英模先烈的诗文、信函、家书和名言警句,“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编辑部对该书内容进行了整理,并将陆续刊发。希望各级党员干部能够永远铭记革命先辈的不朽英名和丰功伟绩、缅怀他们的精神风范和人格魅力,净化思想灵魂,保持政治本色,为实现理想、践行宗旨、履行使命而努力奋斗。

我们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就是这种肝胆、这种魂魄教会我跟着走、往前行,我愿意为兵服务一辈子!

——阎肃

阎肃(1930.5.9—2016.2.12),原名阎志扬。河北保定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歌舞团编导室一级编剧。曾任中国剧协副主席,空政歌剧团编导组组长,中国剧协第三、四届理事。被誉为“红心向党、追梦筑梦、德艺双馨”的时代楷模。2001年7月,被评为空军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2016年2月,当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2015年12月24日下午,由中宣部、文化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的阎肃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五位报告团成员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深刻再现了阎肃同志的先进事迹,让报告会现场近千名驻京部队官兵和地方群众代表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报告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看望报告团成员,代表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阎肃同志表示敬意,向阎肃同志家属表示慰问。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阎肃的先进事迹。

红岩上红梅开

阎肃于1930年5月9日出生在河北保定。从10岁起他就跟随父母亲到重庆生活,中学毕业后考入重庆大学读工商管理系。重庆解放时,他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因为性格开朗又热爱文艺,青年团西南工作委员就调他去新成立的艺术工作队工作,所以没读完大学就参加了工作。1950年,阎肃正式调到在艺术工作队基础上成立的西南青年文工团工作。阎肃多才多艺,不但在团里任演员、合唱队员、乐队剧务,还担任分队长,兼任导演等职务,在业余时间他还搞点创作,编写曲艺、戏剧、活报剧,因为他出色的创作才能,后来就被调去担任专职创作员。


1953年,阎肃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调到西南军区文工团(空军政治部文工团的前身)任分队长、歌剧团编导组组长、空军歌舞剧团创作员等。1955年,阎肃调入空政文工团,任职空政原歌舞团编导室一级编剧,专业技术一级,文职特级,享受大区正职的生活待遇,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阎肃的作品是我们党和军队的一条红线。他的作品不是刻意的政治拔高,他的血管里流淌着党和军队的血,作品中始终是一颗红心高高照耀着他所热爱的观众、听众,不管是写人、写物、写景、写情,都是充满了一身正气,一片丹心。

1962年,阎肃依据著名作家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将有关江姐故事的章节搬上歌剧舞台,这就是后来家喻户晓的歌剧《江姐》。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一口气看完阎肃的稿本,连声叫好,指示说:“要精雕细刻,一炮打响。”在刘亚楼将军支持下,阎肃怀揣剧本,和编导人员几下四川,多次采访小说《红岩》的作者罗广斌和杨益言,并与江姐原型江竹筠烈士的20多名亲属和战友座谈。经数十稿修改,形成了七场大型歌剧《江姐》剧本。1964年,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公演歌剧《江姐》,引起全国轰动。“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等经典唱段脍炙人口,剧中的著名唱段《红梅赞》《革命到底志如钢》《青松林内红旗扬》《五洲人民齐欢笑》《春蚕到死丝不断》《绣红旗》等,朗朗上口,过耳不忘,至今仍在群众中广为传唱。


1964年10月13日晚7时,毛泽东在周恩来、朱德、董必武、贺龙、陈毅、徐向前、聂荣臻、杨尚昆、陆定一、罗瑞卿等陪同下,步入人民大会堂三楼小礼堂观看演出。帷幕一拉开,毛泽东便被戏中的情景深深吸引住了,看得很专注,不时鼓掌。演出结束后,毛泽东登台接见全体演出人员,祝贺演出成功,还说:“我看你们的歌剧打响了,你们可以走遍全国,到处演出了。”第二天,全国各大报纸纷纷在头版刊登了毛泽东观看《江姐》的特别报道及同剧组全体人员合影的照片。据悉,毛泽东一生中,只看过两部歌剧,一是在延安看的《白毛女》,再就是《江姐》。阎肃一举成名,并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只愿香甜满人间

老人们没有人不知道“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的《红梅赞》,年轻人更喜欢电视剧《西游记》里的《敢问路在何方》。这些家喻户晓、人人传唱的经典歌曲都出自阎肃,使他的名字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些歌曲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歌曲。自1964年创作歌剧《江姐》一举成名,半个世纪以来,阎肃创作了大量百姓耳熟能详的文艺作品。阎肃对军队的感情至深,与战士更是血肉相连,他为部队写歌词、编剧本、策划晚会,以一名老军人的身份、以一个战友的情谊,走进军营,写出大量战士们喜爱的作品,鼓舞官兵士气,激发军人的责任感。


《军营大拜年》节目在中央电视台开播以后,阎肃担任顾问和艺术总监,为提高节目质量呕心沥血。虽然节目制作时间总是每年除夕前,大拜年的场景也常常选在最偏僻的军营,但是阎肃只要能抽出时间,定会欣然前往。制片人卫晨霞看他年纪越来越大,怕他体力不支,请他坐在家里出谋划策。但为了精益求精。阎肃总是赶赴现场。在路上,他总是很早赶到机场;下连队,他更是拿出老兵的热情,与战士拉家常、说快板,把欢乐带进军营。演出之余,还到伙房帮厨。阎肃常说:“快过年了,我这张战士熟悉的老兵脸可以为兵营增添喜庆气氛!”

阎肃虽不是演艺明星,但由于熟悉军营生活,语言风趣、多才多艺、和蔼可亲,他在军营比明星更受欢迎,有一次,一个连队想办迎新晚会,邀请八十高龄的阎肃参加,阎肃当即冒雪赶去,登台朗诵了自己的诗作《似水流年》。阎肃为此推掉了几项大活动。别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一些专业场合我们可以推,但基层官兵的心不能冷!”正是这种甘于奉献的情怀,使阎肃的创作始终贴近战士,想战士所想,唱战士所唱,他的歌也特别受军人欢迎。他创作的《军营男子汉》为战友们撑腰,《军营春秋》承载官兵的深情,《长城长》凝聚了军人的豪情。1998年的抗洪救灾中,68岁的阎肃策划了一系列赈灾晚会,还冒着酷暑到抗洪一线与战士们手挽手共同战斗。2008年抗震救灾,78岁的阎肃请缨赴灾区因年龄原因被婉拒后,他密切关注前线指战员的行动,通过电视看到空降兵15勇士冒着生命危险从5000米高空跳伞营救灾区人民的事迹,激情澎湃,连夜创作了歌曲《云霄天兵》,唱响救灾现场,鼓舞了全军士气。


新年和春节前后往往是阎肃最繁忙的日子,他几乎年年加班熬通宵,很少能和家人一起过除夕、迎新年。曾执导多届春晚的老导演黄一鹤说,在他与阎肃合作的那些年,只要有阎肃到场,他心里就有了底。工作交给阎肃,从来不出差错。为了能让全国观众过上快乐的大年三十,作为春节联欢晚会主要策划人之一,阎肃奉献了无数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光。


从央视到各地方电视台,从各类重大主题晚会到抗震、抗洪、抗“非典”题材的晚会,只要是主旋律,只要于国于民有益,阎肃无不倾情全力参与,当策划、做顾问、写脚本、填歌词,干得不亦乐乎。他创作的《前门情思大碗茶》《故乡是北京》等充满浓浓京味的歌曲,就是他和作曲家一起为生活了几十年的北京贡献的一组佳作,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而他为北京电视台写的《唱脸谱》,还被收入小学课本。


正如阎肃在歌中写道:“蜂儿酿就百花蜜,只愿香甜满人间。”奉献社会是他始终保持的情怀。

参加文艺座谈会

2014年10月15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中国文艺界的一次盛会。参会的文艺工作者们都是文艺界“德艺双馨”的艺术家。阎肃作为代表出席并在会上做重要发言。他说:“我称得上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战线的一名老兵,到现在依然在心里经常哼唱着‘追上去追上去不让敌人喘气’那些歌。我们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就是这种肝胆、这种魂魄教会我跟着走、往前行,我愿意为兵服务一辈子!所以,我们心中常念叨的就是六个字:‘正能量、接地气’,在部队来说就是有兵味战味!”谈到文艺界时下的一些不良习气,阎肃忧心忡忡。他感慨地表示道:“我觉得,我们每一位以文艺为终身职业的从业者,我的同行们,都应该做到‘四有’,那就是胸有大业,腹有诗书,肩有担当,术有专攻!我们还应该有‘四艺’,那就是大义、道义之‘义’,坚毅、毅力之‘毅’,友谊、情谊之‘谊’,然后才可以谈到艺术、文艺之‘艺’。”

听过阎肃的发言后,习近平总书记说:“我赞同阎肃同志的风花雪月。”全场响起会心的笑声。习近平接着说:“这是强军的风花雪月,我们的军旅文艺工作者,应该主要围绕强军目标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我特别赞同。”

颂英烈、咏家园、唱时代是阎肃作品的三大主题。阎肃的作品之所以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主要是因为善于选择平凡的视角,用平凡的语言,塑造出了不平凡的意境,讲出了不平凡的话,揭示了不平凡的思想哲理,抒发出了不平凡的情感。他与祖国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民的喜怒哀乐,以及整个时代的脉络同频共振,履行着一位人民的歌者,时代发展的见证人的神圣职责。他的作品是我们党和军队的一条红线,他的作品流淌着党和军队的血,作品中始终有一种燃烧的激情,感染着他所热爱的观众、听众,不管是写人、写物、写景、写情,都充满了他的激情。

(原载于《伟大的精神 崇高的品格——诗文信函名言中的共产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