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西安 > 阎良区

阎良区展示

阎良区展示

自然环境
发布时间2019/11/1 浏览量:1603 分享到:

阎良区位于关中中部偏东,东与渭南市相邻;西与三原县接壤;南以清河为界,与临潼区相望;北倚荆山塬,与富平县毗连。南北宽约12公里,东西长约25公里。区境最东端为关山镇乔家村,最西端为振兴街道办官刘村,最南端为北屯街道办桥东村,最北端为关山镇西王村。平面轮廓略呈东西长方形,形似卧牛,头东尾西,辖境面积244.5平方公里。

本区是西安市辖的远郊区,地处市区东北方向的渭河以北,距市区中心50公里。境内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石川河等3条河流均属黄河流域的渭河水系:地表黄土覆盖宽广、深厚,土壤类型丰富,农耕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富饶的自然资源为全区的农业、航空工业等多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地质 本区地质属距今约250万年前至今的第四系地层。岩性为砂卵砾石为主的粗粒沉积和以黄土为主的土状堆积,以风积、冲积、洪积为主要来源;也有冰川、滑坡重力堆积作用所致。沉积厚度由东南向西北渐增,平均厚度840米。

境内地质断裂构造属渭河断陷区域的口镇—关山断裂带,自泾阳县口镇至境内关山东西向横穿渭河平原北部,由若干大致平行斜列的断层组成,形成于震旦纪。早期呈压扭性,晚期呈张扭性,为隐伏的活动断裂带。下降速率为2毫米/年,卫星图象上显示明显,物探表明属重力异常密集带。地貌形成明显的黄土坡坎。此断裂带在境内主要由阎良—关山断层组成。

地貌 本区的地貌特点,一是北高南低,呈梯状降低,相差不大。最高点在北部黄土台塬的振兴街道办东太平庄,海拔483.2米;最低点在武屯镇石川河与清河交汇处二龙口,海拔351.7米。区境内最大相对高差仅131.5米。二是受秦岭、渭河走向的控制,境内各种地貌均作东西向延伸,南北向交替,呈明显条带状分布。

区境内的地貌主要有平原、黄土台塬两种基本形态。

气候 区境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带,南受秦岭山脉影响,故属大陆性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干湿冷暖分明,春季温和多风,回暖早,升温快,易出现大风、浮尘、春旱、寒潮降温天气;夏季炎热,气温高、日照足,雨量集中兼伏旱;秋季降温快,较凉爽、湿润,多连阴雨;冬季寒冷,干燥、少雨雪。

水文 境内主要有3条过境河流,即石川河、清河、苇子河,都发源于渭北山地,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境内平原区注入渭河,均属黄河水系。

土壤 境内自然土壤属褐土,是我国华北广大褐土带向西北的延伸。由于境内农业历史悠久,在人类长期耕作熟化过程中,特别是在施加土粪堆积覆盖下,原来的褐土渐渐演变为垆土。地貌类型的差异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耕作历史的长短形成了境内以垆土为主的还有黄土性土、淤土等土壤类型结构。全区土壤面积267788.4亩,占全区总面积的73%。

植被 境内植被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原系森林单源植被,早在8000年前老观台文化时期,已有先民在石川河沿岸进行生产活动,6000至7000年前仰韶文化时期,先民在这块土地上开垦种植,不断扩大和发展了栽培植被,已逐步改变了自然植被的面貌。因此,全区植被的特点是:自然条件好,但资源不足,而人工植被潜力大。

动物 境内大部分为平原,只有北部为塬区,多沟壑,野生动物种类较少,有狼、黄鼬、狐狸、野兔、獾、蝙蝠、鼠类等。

禽类 野禽主要有:麻雀、喜鹊、野鸽、斑鸠、布谷鸟、燕子、啄木鸟、乌鸦、鹞子、大雁、猫头鹰、画眉、百灵、苍鹰、白头翁、黄鹂、鹌鹑、野鸭等。

虫类 有七星瓢虫(食蚜虫)、赤眼蜂(食棉蚜)、甘蓝夜蛾拟瘦姬锋(食棉铃虫)、蚂蚁、蚊、蝇、蜜蜂、壁虎、青蛙、大蟾蜍、蛇、蚕、蝎子、蜈蚣等,还有不少农林业害虫。

水生动物 境内鱼类分布于石川、苇子河和清河,主要品种有鲤鱼、草鱼、鲢鱼、鲫鱼、甲鱼、螃蟹、蚌、虾等。60年代以后,由于河水干涸、污染等原因,生态遭到破坏,鱼类已很少,但随着人工养殖业的兴旺,水产动物渐多。

自然灾害 境内自古以来有多种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水涝、风灾、冰雹、霜冻、虫灾、地震等,其中:干旱占自然灾害总量的83%,水涝占9.1%,风灾占7%,冰雹等其它灾害占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