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西安 > 户县

特色文化

特色文化

走户县访周至 感受民俗文化
发布时间2019/11/4 浏览量:1526 分享到:

“二更二点正好眠,我陕西妇女多呀多生产……”不同于秦腔的高亢激昂,户县的眉户曲子通俗易懂,朗朗上口。5日上午,在户县文化馆内,全省30余名记者感受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眉户曲子的独特韵味。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坚定文化自信 实现追赶超越”主题采访活动,近日在商洛市启动。12月5日,30余名记者走户县访周至,感受到文化自信聚集起来的“共下一盘棋”的合力,更体会到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文化工作者、普通群众对文化发展的热情和期许。


 全省首家非遗展馆在户县


 有着厚重文化底蕴的户县,是蜚声中外的“中国第一画乡”和“中国诗词之乡”。5日上午,采访团来到了典雅肃静的户县图书馆。很难想象,一个县城的图书馆还有专门为盲人服务的阅读区。据馆长张杰介绍,这里拥有藏书16万册,阅览席位435个,供读者使用的计算机85台,设有18个功能区,还和西安图书馆共享了数字资源。此外,还有图书流动车送书到农村,以供农民借阅。


 传说户县是钟馗的故里、刘海的故里。因当地文化遗产和非遗资源丰富,所以户县文化馆在全省建成了首家非遗展馆。记者采访时,恰逢户县文化馆眉户曲子社为央视《记住乡愁》栏目在排练。82岁的卢登荣老人是社里最年长的人,说起户县曲子,老人侃侃而谈:“户县曲子历史悠久,曲调丰富,自成腔系,曲目中有大量民间传说、传奇故事和民间生活,是研究民俗、历史和民间文学的宝贵资料……”


 户县农民画曾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总统,也为户县赢得了“中国第一画乡”的美誉。在新落成的户县农民画展览馆中,采访团成员看到:户县的农民画色彩艳丽、构图饱满、对比强烈,质拙却充满了意趣,从不同角度抒发各个历史时期农民的梦想和心声。工作人员说,现在农民画销路很好,让他们觉得创作很有激情。


 退休老人研究出“熊猫纸”


 周至起良蔡侯纸博物馆,是周至当前唯一的一家民营博物馆,也是西安市第一家民营非遗博物馆,它的落成填补了陕西造纸的历史,还原了古法造纸的全貌。


 在周至当地,曾流行过这么句顺口溜:“有女别嫁起良村,从早到晚立墙根。”起良古法造纸传承人刘晓东解释说:“因为女人嫁到起良村要造纸,太辛苦了。”“起良”是“弃粮”的谐音,这里是当年蔡伦造纸之地,也是皇家特许可以弃缴粮赋,专司造纸的村子。他说,起良人造纸所用的完全是当年“纸圣”蔡伦的工艺,原料是秦岭山里的楮树皮,水源是山里流淌出来的山泉,做出来的纸是蔡侯纸。造纸术,曾是整个村子秘而不宣的绝技。


 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起良古法造纸衰落了,以至于很多人都忘记了这门技艺。退休后的刘晓东创办博物馆,只为重拾祖先技艺。难能可贵的是,他和工作人员还研究出“熊猫纸”,用大熊猫粪便为原料做出的纸品,散发着淡淡的竹草清香。刘晓东说,他的目的就是“变废为宝”,让这种纸成为国粹、国宝、国礼。


 周至剧团的戏已定到明年


 蔡侯纸博物馆让古老的造纸技艺重焕生机,而周至县剧团则是古老秦腔的坚定守望者。


 这家曾上过《新闻联播》的县剧团,全年演出多达800场,明年4月前的戏已全部定出去了,5月、6月间也定出了很多场次。不久前,他们以熊宁故事为蓝本创作的秦腔《七彩哈达》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展演,受到了各方欢迎。团长孙多祥颇为自豪地说:“我们的十六字团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以质取胜。’我们价格亲民,下乡演出受到群众欢迎。”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脐带,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挺起民族精神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