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咸阳 > 旬邑县

旬邑县

旬邑县

民俗文化
发布时间2019/11/12 浏览量:1867 分享到:

旬邑县文化艺术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全国文化先进县。《诗经》中的《豳风》《公刘》等便产生于旬邑县。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旬邑人民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众多的民间艺人的艺术实践使当地文化艺术融合了陇东、陕北和关中的地方特色。1975年出土的黄河剑齿象化石和板齿犀牛化石距今已有300多万年历史,大象化石体长8.45米,高4.3米,其体魄之大、象牙之巨为世界之最,被誉为“世界第一象”;犀牛化石体长4.8米,高3.1米,是目前世界上复原装架最完整的第一具板齿犀牛化石。以世界民间艺术大师库淑兰作品为代表的剪纸艺术驰名海内外,具有古豳遗风的唢呐艺术曲目繁多,旋律优美,是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均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旬邑剪纸

剪纸、旬邑人叫“窗花”。以库淑兰的剪纸最为著名,蜚声海内外,其作品纹式多样,造型犷丽独树一帜。作品的主要特色是,以彩纸剪贴成画,色彩主要以红、蓝、黄为主,所剪内容以旬邑民俗生活题材和个人幻想题材为主,表现手法独特,作品内涵深刻,一九九二年三月库淑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旬邑唢呐

旬邑唢呐源远流长,曲目繁多,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现存曲牌300多首,拥有艺人1000多名。堪称渭北高原黄土文化的魂灵,当属陕西之最,华夏一绝。

旬邑唢呐生长于民间,起先是自娱自乐性的民间自乐班,多为婚丧嫁娶助兴、致哀、辟邪、镇妖,现已发展到祝寿、乔迁、大型庆典、广场艺术表演。其著名的曲牌有《大开门》、《节节高》、《纺棉花》、《将军令》等。

旬邑御面

旬邑御面以优质小麦精华面粉为原料,采用揉合、水洗、沉淀、炼面、笼蒸等工序制作而成,油滑如玉、筋韧耐嚼、余味悠长,乃有“豆腐得味远胜燕窝”之意境。

佛像石雕

旬邑佛像石雕自古闻名,旬邑县底庙镇万家川人万政银,从小酷爱美术、泥塑、雕刻。他先尝试着做泥人,后又用当地的沙石做佛像。他跑遍了全国大部分佛教寺院,拍摄了众多形象逼真、造型生动、千姿百态的各种佛像、菩萨造像,查阅了《中国历代石雕大全》、《中国佛教图像解说》等资料。他雕刻的石佛、菩萨、观音、罗汉、石狮、石马等竟可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就连国家级的文物专家也无法辨认真伪。

王兴科民俗彩墨画

王兴科是旬邑土生土长的民俗艺术家,旬邑深厚的原生态民俗文化给了他丰富的创作灵感,他创造性地把传统的笔墨写意与传统文化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中国民俗彩墨画,其作品生活气息浓郁亲切,内涵丰富。构图章法饱满有力,色彩浓烈,笔墨纵情豪放不拘一格。在中国当代绘画中,无论从大写意的视觉还是民间绘画的视觉,都使人耳目一新,被专家教授称为中国的毕加索。

旬邑刺绣、布艺

在旬邑县,刺绣、布艺,女子生来就喜欢,自六、七岁琢磨,女学母教,农村大部分妇女手上藏有一套各自不同艺术风格的刺绣、布艺绝活。

旬邑县,不仅是文化大县,同时也是旅游强县。在旬邑县内有古文化遗址28处,古建筑3处。古象犀牛化石为两个世界之最;泰塔被誉为中国的“比萨斜塔”;唐家民居是中国古建艺术的典范,其砖雕、石雕、木雕艺术精美绝伦,堪与故宫相媲美;赵家洞石窟神秘险峻,为周人穴居之地,是关中地区独有的探险寻幽之地;马栏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重要活动地区之一,留下了谢子长、刘志丹、习仲勋、贾拓夫、汪锋等革命家的足迹;秦第二大国防工程“秦直道”在旬邑县境内达160余里,被誉为中国的第一条“高速公路”。

上一篇:农业经济
下一篇: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