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延安 > 黄陵县

黄陵县

黄陵县

黄陵胜可游(一)
发布时间2019/11/13 浏览量:1776 分享到:


古遗址

      新石器时期古文化遗址 2009年黄陵文物普查表明,黄陵县境内共发现新石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90处,其中既有仰韶文化,又有龙山文化,均为居住遗址,面积149.96公顷,分布在全县十个乡镇。遗址范围内到处可见磨制石器、骨器的碎片、夹砂泥质彩绘红陶片、灰陶片、彩陶、灰坑、灰层等;可辨器物有石斧、石杵、石球、尖底瓶、钵、罐、杯、碾磨、盆、陶环等;陶器纹饰主要有粗绳纹、刻划纹、圆点细纹、附加堆纹、墨纹、斜线纹、素面磨光、点纹、布纹等。这些遗址中有深浅不一、且又十分明显的文化层次,对研究我国上古时期的文化源、生活起居、建筑工艺等均有一定的价值。

商周秦汉时期居住遗址 黄陵县境内目前发现商周秦汉时期的居住建筑遗址73处,面积74.54公顷。遍布黄陵全县十一个乡镇(街道办)。

东晋时期城堡遗址 东晋时期,黄陵境内发生多次战争,保留下4个古城堡,它是黄陵古代军事重地的历史见证。

和宁城遗址 位于黄陵县城东南。东晋太元十二年(387年)前秦苻纂屯兵敷陆冯翊(今陕西高陵)太守兰椟帅众自频阳进入和宁,与苻纂合谋进攻长安。

赤沙城遗址 位于黄陵县城西七十里。为北魏在边塞设立的驻兵之地。

彭沛毂堡遗址 位于黄陵县城西北40里。《读史方舆纪要》载:“彭沛毂,苻坚时卢水胡也,立堡于贰县,附于苻登。东晋太元十二年(387年)为姚苌所败,奔杏城,此其故堡。”

大苏堡遗址 位于黄陵县城南。东晋时,姚秦戍守之处。义熙七年(411年)夏王赫连勃勃进逼杏城,秦将姚诤逃奔大苏,即此。

古城遗址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始置上郡阳周县以来,距今已有2200余年,在此期间,这里曾是县、郡、州治的所在地,县治先后三置二移二改、郡治一置一改、州治二置四改,同时在县城内设置了两个县,从而形成了黄陵县历史上的六个城池。这些城池至今仍有遗迹所存。


阳周古城 城遗址现存两段,长约5-10米,从遗址看,此城为方城,城墙夯筑而成,夯土层6-16厘米不等,为黄陵县最早的旧城遗迹。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于黄陵县城西北四十里(黄陵县仓村乡仓村村)始置阳周县,属上郡管辖。西汉,因春秋时期这里居住着白翟族部落,且境内有秦直道,故改名为翟道县,隶左冯翊所管;王莽新朝时将翟道县更名涣县,又称上陵畤,东汉光武帝建武年(25-55年)间撤销,辖地并入祋栩(今陕西铜川耀县);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486年)复设翟道县,北周天和年(566-571年)间撤销县制,辖地归中部县,治所杏城。从秦始置阳周县至北周天和年间,此城两度设置、两次撤销,共历三百余年。

长城古城 又名贰县,位于黄陵县城西北30里的隆坊镇,为十六国时期前秦皇帝苻坚所建。东晋兴宁三年(365年)苻坚征服了匈奴右贤王曹毂,分贰县以西,以其子玺为辂川侯;贰县以东,以其子寅为力川侯。东晋太元八年(383年)苻坚在淝水之战大败后,曾在这里驻守。义熙五年(409年),后秦皇帝姚兴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和扩大自己的疆域面积,与统管此地的夏国皇帝赫连勃勃在此大战,结果大败而归。从苻坚于公元357年置县以来,至唐代逐渐演变成了鄜坊节度使的养马之地。民国时期,北门额曰:“鄂公遗迹”,东门额曰:“汾阳旧治”,南门额曰:“平原广泽”。唯西城圯。民国二十四年、三十三年分别进行了重修。此城南北长700米,东西宽370米,周长2140米,面积26公顷,东、南、北三座城门已被拆除,唯有西门尚存,且有西城墙约500米,东城墙约200米,上宽3米,底宽4.5米,保存基本完好是黄陵县境内现存价值较高的,较为完整的古城墙。

中部古城 十六国时期后秦皇帝姚兴分泥阳县(县治在铜川耀县南),因为汉代渠搜中部都尉在故城设立,便在今黄陵县城东南15里的侯庄乡故城村设置中部县(黄陵县城前身)。西魏文帝大统九年(543年)将中部县治自故城移至杏城,郡治未变;北周建德元年(572年)改中部郡为内部郡,隋文帝开皇三年(483年)废郡制,故城遂废。该城自姚兴设县至废郡,共历180余年。中部古城现存东北角约30米,版筑而成,夯土层十分明显。

杏城古城 位于黄陵县城南的桥山镇南城村西坪台地上。《元和郡县志》载:“汉翟道,刘(裕)、石(勒)、苻(坚)、姚(苌)时,于今理南七里置城杏镇”。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年)改镇为东秦州,孝明帝孝昌二年(526年)改东秦州为北华州,孝庄帝永安元年(528年)分雍州(治所西安市长安县)、北地郡(治郡铜川市耀县)在杏城设立北雍州,改北华州为北雍州。西魏大统九年(543年)将中部县治自故城迁至杏城;废帝二年(553年)改北雍州为敷州,隋大业三年(607年)将敷城自杏城迁到五交城(洛川县东南),内部县(隋大业六年因避隋文帝之父杨忠的名讳,改中部县为内部县)治自杏城迁至上城(桥山镇上城),杏城遂废。此城相传是汉朝大将韩胡在此以杏木搭栅成城以抗北狄入侵而得名,是古代军事重镇。从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至隋大业三年(607年)此城历时300余年,先后经历战争30余次,是古代兵家常争之要地。杏城地势平坦,东西长750米,南北宽380米,东西为沟壑、南靠山坡,北邻南城村与桥山遥遥相望;现存城墙断断续续,总长约200米,夯土层厚约8-14厘米不等东西两个城角楼残土墩高约7米、宽2.5米;遗址内有大量泥质灰、红陶片,建筑用石、残砖、瓦砾、筒瓦、罐等,文化层次十分明显且有灰坑。

坊州古城 位于黄陵县桥山镇上城桥山半山腰。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将内部县治自杏城移至上城。唐武德二年(619年)七月,李渊分鄜州的内部、鄜城等县设立坊州,并恢复中部县名,改内部县为中部县,同时设立鄜坊节度使,治所中部县城,嗣后历经五代、北宋数朝,直至元至正六年(1268年)废坊州,改州制为县制,属鄜州;明代宪宗成化三年(1470年),知县刘洁自上城移建下城;隆庆六年(1572年)知县卫汝霖奉檄筑城三百一十丈,高增七尺,宽厚加一丈有余;外环砖堵,分布敌台,构五门,楼高三丈,巍然壮丽;周隍覆以垣墙,树柳万株。崇祯二年(1629年)五月二十九日,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率万人自合水、延安南北夹攻中部,攻破县城。崇祯四年(1631年)知县姚一麟重为修葺,多所营建,始筑上城;后因上城地势高且多风,又移于下城;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月二十三日李自成率十万义军再度攻打中部县城,知县朱新□负城顽抗力竭,城被义军攻克。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知县韩九鼎重修;坊州城至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城垣八百六十四丈七尺,高三丈,顶厚二丈,底厚三丈,砖垛高五尺,有六门,东门曰“固守”、西门曰“保障”、北门曰“拱辰”、 南门曰“迎薰”、小南门曰“桥山览胜”,小西门曰“金明雄踞”,并筑护城石堤二道。城周围四里一百三十六步。该城自隋大业三年(607年)到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七月改中部县为黄陵县至今,一直为州,县制所在地。坊州城北面高旷空阔,东西临水,城垣呈长方形,依山势而筑,南低北高。现西南城墙,城门已毁,东北城仅余500米,南北城墙300多米,有明显夯土层。东北残墙高6米,上宽1米,破坏严重,断面墙夯层中间圆形柱窝清晰可见,由城南向城北观望,城墙高耸,屹立云端,气势雄伟古朴,是黄陵古城重要的历史遗迹。

升平古城 位于黄陵县城西南约九十里的腰坪乡石家村北约500米处。此城南邻建庄川河,西靠峡谷,北依山麓,依山傍水,易守难攻,是唐天宝十二年(753年)宜群刺史罗奭分宜君县西北部升平等三乡设立的。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杨宗保部下大将焦赞、孟良奉命在此城驻守,以防西夏入侵,宋熙宁元年(1068年)降县为镇,辖地并入宜君,1958年黄陵、宜君合县后划入黄陵县至今。升平城遗址面积约8.75公顷,城墙破坏严重,现存东城墙残余30多米,厚1米,夯筑而成,夯土层6─15厘米不等。遗址内有残缺的砖、瓦、罐、陶片等,现为耕地。

黄帝牧马场 位于黄陵县城以西3.5公里的马山村。

嫘祖养蚕织帛处 位于黄帝东宫(桥山镇周家畦村)西侧。当时黄帝在这里建立桥国后,一直住在东宫;黄帝的妻子嫘祖看到先民们没有衣裳穿,便在东宫西侧种值了很大一片桑园,发明了养蚕、织帛,并制作了衣服、帽子和鞋。使先民们免受寒冻之苦。所以后世号称螺祖为“蚕神”。

仓颉造字处 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处的山沟里;黄帝时期,人仍用结绳以记事,于是黄帝便命大臣仓颉造字,仓颉见“灵龟负书,丹甲青文……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纹)、鸟迹、山川、指掌而创文字”,便创造了象形文字,被号为“文字始祖”。

轩辕街 位于黄陵县城东南部,街道南北走向,长360米,街面宽6米,街道两旁多为砖木结构单层民居,形式都与关中地区传统民居风格相近,整个街道北高南低。石板铺面,黄陵县城旧貌在此尚依稀可见。这是黄陵古县城留下的唯一一条旧街道。

近代革命遗址 1931年至1935年3月,在黄陵建立了以小石崖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成为陕甘边南区革命活动中心,先后在高窑子、林湾、小石崖等地建立了陕甘第三路游击总指挥部、陕甘边南区革命委员会等。

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办事处遗址──高窑子   位于黄陵县西约70公里处的高窑子村。遗址座北面南,北靠山,南临黄(陵)畛(上畛子)公路,东临耕地,西约50米有房舍,现存土窑洞三孔。1934年4月,中共陕甘边特区在薛家寨召开了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后在高窑子设立了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和办事处。负责开辟小石崖革命根据地。

红军游击队的小后方──上畛子 位于黄陵县城西90里处的上畛子。1932年2月12日,谢子长根据中共陕西省委的指示,将反帝同盟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任总指挥。游击队成立后,迅速占领了职田镇,在阳坡头歼敌五百名,震憾了西北地区。对此,陕西国民党军阀杨虎城急调敌特务团一营,警卫团一、二营集中于陕西旬邑县;并调同州(铜川)的冯钦哉、陕北的井岳秀合围陕甘游击队。3月初,游击队在宜君艾蒿洼击退敌一个营和地方民团的进攻,摆脱了敌人,经龙须沟、建庄、双龙、小石崖于17日进入上畛子。1933年10月,照金根据地失守后,陕甘游击队临时指挥部转移到高窑子。从此,上畛子便成为红军游击队整训、囤兵的小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