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延安 > 延川县

延川县

延川县

人文艺术
发布时间2019/11/15 浏览量:1921 分享到:

   延川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现代民间艺术之乡,文化底蕴深厚,文人辈出,陕北唯一的文状元李郃、清代女诗人李娓娓都出在延川,近代以路遥为代表的延川作家群享誉中国文坛;剪纸、布堆画、大秧歌、说书、道情等民间艺术独具特色,涌现出了民间艺术大师高凤莲、冯山云等文艺人才。延川黄河旅游资源丰富,黄河流经县境68公里,浑然天成黄河大峡谷和S型大转湾,黄河峡谷县境段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黄河峡谷漂流被评为中国最佳漂流圣地,乾坤湾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沿百里峡谷漂流而下,可观赏女娲峰、伏母寨、东海神龟、八卦石、龟背石、巨牛石等离奇怪石和摩崖古寨、摩崖石刻等奇特幻景,可充分领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恢宏气势。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先民们也留下了许多叹为观之的人文奇观,有东晋大夏王赫连勃勃疑冢、千年古窑、会峰奇寨、清水关古渡、闯王台等。  


   延川民歌是陕北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旧时代,它很少见诸文字,但男女老少大多会唱也乐于唱,用以抒发宣泄感情,俗话说“女人家忧愁哭鼻子,男人家忧愁唱曲子”。打石场里老石匠用歌声驱除疲劳;山梁上“受苦人”用“拦羊嗓子回牛声”赶走寂寞;川道里赶牲灵的脚夫唱个“酸曲”(情歌)舒心;硷畔上或窑洞里纳鞋底的婆姨家用低声歌吟解愁。货郎叫卖唱歌,农民祈雨唱歌,闹社火娱乐唱歌,喝酒猜拳唱歌……这些民歌很大一部分反映旧社会下层劳动者的痛苦生活和妇女们的不幸遭遇,表达他们有爱憎情绪;另外一部分记录劳动人民与天灾人祸斗争的经历。三四十年代以来的新民歌则形象地反映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求解放、闹翻身的斗争豪情。歌中有悲怨、抗争,也有振奋、欢欣。其主要特点是豪放、质朴、粗犷;也有一些不失委婉、细腻、幽默。人民性强,生活感浓,语言生动,艺术表达独特。


   延川民歌有风情小调、信天游、秧歌曲、夯歌、船工号子、酒曲、挽歌、儿歌、催眠曲等。


   流传最多最广的是风情小调,其中大多是情歌,“内容所涉及的却是整个社会,其主流是对阶级压迫、封建礼教的藐视、控诉和反抗,对婚姻自由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王克文《陕北民歌艺术初探》第2页《代序》),这种风情小调最初出自贫穷的长工、脚夫、流浪汉、士兵或备受苦楚的妇女—寡妇、童养媳、尼姑、妓女等。歌调采用传统俚曲,歌词内容极为丰富。控诉黑暗社会的有《揽工调》:“揽工人儿难,揽工人儿难,正月里上工十月里满。受的牛马苦,吃的下贱饭。”《五哥放羊》:“十月里来日子短,五哥放羊受苦寒。吃不饱来穿不暖,揽工的人儿真可怜。”《迎春揽工》:“六月里,六月六,新麦子馍馍炖羊肉。全家老小都吃够,可怜我迎春没吃一点肉。”鞭笞畸形婚姻、包办买卖婚姻,歌颂忠贞爱情,追求婚姻自由的有《迎新媳妇》:“奴家十七八,小丈夫十二三。十七八那十二三,还不能来玩耍。我把你贼媒婆,你把良心卖!”《 秃子尿床》:“豌豆花开麦穗儿长,奴妈妈卖奴不商量。篮儿放在平坡上,对着媒婆骂一场。”《凤英》 :“凤英开了言,放下五块钱。只要凤英看下人,爱人不爱钱。”《 打黄羊》 :“树叶落在树根底,知心明友就是你。山湾里的石头河湾里的水,想回娘家撂不下你。”《 排红灯》:“十二月一年度,五哥算账回家转。算盘一响卷铺盖,我和五哥分不开。”《刘成拜年》 :“你不要哭来你不要愁,妹妹给你两串钱。量米吃,扯布穿,过了新年早些来。”


   秧歌在延川久传不衰。它的起源显然与占代祭祀、戍边军旅庆功形式和农民欢庆丰收“手舞足蹈”有关,是占代田园民歌的变式。劳动人民在稼穑小憩,眼看禾苗茁壮成长,油然生情,于是载歌载舞,祈求丰收,称为颂歌。后经流传演变谓之“秧歌”。延川曾是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杂居地区,使其秧歌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其内容主要是表达人们欢乐心情,互相安慰,互相祝愿的情感。感情纯朴、真诚,形式犷悍而不乏艺术性,朴实而赋有幽默感。真实的感情、优美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构成了延川秧歌的基本特征。


   本县过去流行传统秧歌,后来发展为新秧歌。新春佳节,各村镇爱好“红火”的领头人,组织秧歌队,选配领演伞头,稍加排练,即可出场。旧时,女子不闹秧歌,往往是男扮女装。队尾总有扮相古怪的蛮婆、蛮汉。道具服装及经费通常由村镇或单位自筹。乐队以打击乐器为主,即锣鼓队,80年代新增唢呐班。锣鼓铿锵响亮,唢呐激越昂扬,极壮声色。不同场合,或以打击乐为主,或以唢呐为主。秧歌队员执扇舞绸,在伞头导引下“走场”,摆成种种图案队形,有“四门斗底阵”、“黑虎掏心阵”、“十二莲灯”、“药葫芦”等。秧歌美在“扭”,妙在“活”,足踏鼓点,臂舒腰闪,动作洒脱活泼。


  秧歌队除过街、走场外,还围圈表演小场秧歌或道情戏,70年代增加小舞蹈、小戏剧。其节目主要有踢场子、踩高跷、搬水船、耍狮子、骑竹马等。搬水船也叫跑旱船。水船由竹、木、高粱杆扎成骨架,外面蒙上彩绸,前后各镶一块明镜,四角置红灯,周围纸花点缀。选身段苗条、嗓门好的漂亮少女“坐船”,老、小艄公“摇”桨,边舞边唱,模仿行船,或处流水平静,或处浪颠波涌,或乘风疾行,或搁浅沙滩。以少女回娘家、走亲戚为情节,艄公笑问,女子唱答,妙趣横生。境内永平水船引人入胜。踢场子有2 人、4人或8人,男扮武生,女扮文生,男持棍棒、小钗,女持扇子、彩绸等道具,双双对舞,边舞边唱。男“引”女“戏”,男角生龙活虎,表阳刚之健,女角轻飏飘舞,有阴柔之美。“狮子舞”,狮子用麻、彩色纸、木片、高粱杆制体形,手电作眼睛,簸箕作口,红绸子为舌头。由两人合作扮一头大狮子,另两人各扮一头小狮子。逗狮人为一武生打扮的 “武士”。表演分文、武狮子两种表演法,文狮子性格温顺,有搔痒、舔毛、打滚、抖毛等动作;武狮子性格凶猛,有跳跃、跌扑、登高、腾空等动作。境内流行狮子舞,以马家河乡王家原村和延水关镇延水关村的狮子舞最引人注目。“跑竹马”也叫骑竹马,竹马用布、纸、木片扎成,人站在里边,作骑马状。骑马人口噙哨学马叫。另一人扮牧马人,牧马人彪悍勇猛。表演时,竹马前仰后跳,表现为一匹烈马,牧马人动作熟练,表现出善训烈马的气质。有时牧马人手牵马缰,悠然自得,竹马徐徐行走;有时牧马人猛抽一鞭,狂奔疾驰,牧马人以各种惊险动作降伏烈马。烈马降伏了,牧马人轻松了,观众也长出一 口气。境内文安驿镇的竹马受人喝彩。


   转九曲是本县传统的民间活动,一般在正月13—15日进行。九曲扎在平整广阔的场地上,以便于群众集散。农村用高粱秆、木棍,城市用钢管扎成曲折通道。扎好的每个柱头上都安上灯,农村一般用自萝卜挖空做成灯具,加油点燃;城市用彩灯泡,夜晚开灯,远望像一座灯火城。九曲中央竖一大柱(俗称老杆),柱上挂有各式灯笼,旁饰小灯,称“灯山”。俗传转九曲可使人消灾避难、事随人愿,更有胜者认为转黑灯(不开灯)、摘曲灯可使生育如愿。九曲外设两道彩门,秧歌队由唢呐开道,伞头领队,有秩序地进入,其他群众自行排队随后进入,霎时呈现出灯光闪烁、人流滚动的沸腾场面。



上一篇:著名人物
下一篇:自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