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杨凌 > 开发区

开发区

开发区

农耕传承
发布时间2019/11/12 浏览量:1971 分享到:

杨陵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官——后稷,就在这一带“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我国农耕文明的先河。


后稷“教民稼穑”古地


后稷(hòujì)古代周族的始祖。传说有邰氏之女姜嫄(帝喾元妃)履巨人足迹,怀孕而生。因一度被弃而不死,名弃。弃在幼年就巍然有巨人之志,玩耍时喜好植麻种豆。成人后,热心于农耕。他因地制宜,善种谷物稼穑,成果丰硕,黎民皆效法耕作。帝尧得知此事,举荐弃为主管农业的官员——后稷,封邰国(今杨陵)赐姓姬。其后子孙繁衍,逐渐强大,是为周。


中国农业以后稷为标志而渐入文明时代,有邰作为农神诞居之地世受敬祀。考古表明:以武功郑家坡遗址为代表的先周文化,主要分布于漆、泾、渭水流域,在目前发现并已确认的40多个先周农业遗址中,杨陵、武功约占半数以上,说明杨陵是先周农业文明的核心地区之一。有邰地望的考证和研究,确立了有邰的农耕文明发祥地地位。


中华农耕文明传承地


从西周开始,历经春秋战国几百年的发展,到秦汉时期,“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因此,宋之前,周、秦、汉、唐等十三个朝代均在陕西关中建都。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整个黄河流域出现了以民族大迁徙为特点的社会动荡,战乱对农业生产的严重破坏,游牧经济对中原农耕传统形成强烈冲击,少数民族的大量农地被开辟为牧场,此时的中国农业发展遭到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自周秦以来形成的农耕文明难以维系。这一时期,陕西的苏绰有大功于中国农业历史之赓续。


苏绰祖籍武功,其父曾为邰城郡守,杨陵卜村也是苏氏茔地之一。苏绰曾出任西魏大行台度支尚书兼司农卿,主持经济、行政多年。苏绰对中国农业的赓续之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直接参与当时政府经济方针政策的制定,这是直接和生产相联系的;二是他为字文泰政权制定了著名的“六条诏书”,被奉为施政总纲,诸如“治身心,敦教化”“尽地利,均赋役”等等,旨在发展农业生产,弘扬农耕文明;三是他出任少数民族政权要官,劝喻少数民族君民逐渐接受先进的农耕文明。同时对少数民族先进的东西也不是一概排斥,促进了胡汉民族融合的完成。


农业科技逐步兴盛


1934年,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先生,在这里建立了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此后的几十年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陕西省在这里又陆续布局建设了一批农林水方面的科教单位,到1997年示范区成立时,这里共有10家农业科教单位,包括两所大学,5个研究院所,3所中专学校。





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原隶属于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科院和陕西省的在杨凌的10家科研教学单位进行实质性合并,组建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学校的成立,实现了科研资源和教育资源的实质性整合,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为我国第一所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型大学。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示范区成立之前,驻区科研机构先后向国家奉献各类科技、教育成果5000多项,其中属世界首创的17项,居际先进水平的20项,属国内首创的25项,居国内先进水平的100多项,先后有200多项获得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选育出“碧蚂1号”“小偃6号”等优良小麦品种6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18亿亩,我国最大小麦产区(黄淮麦区)品种6次更新换代中,4次出自杨凌。另外,在树木、棉花、油菜、苹果、猕猴桃,奶山羊、秦川牛、胚胎干细胞移植技术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果和显著成效,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上一篇:历史沿革
下一篇:杨陵区情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