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杨凌 > 农耕传承

农耕传承

农耕传承

中华农耕文明传承地
发布时间2019/11/14 浏览量:1967 分享到:

中华农耕文明传承地


从西周开始,历经春秋战国几百年的发展,到秦汉时期,“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因此,宋之前,周、秦、汉、唐等十三个朝代均在陕西关中建都。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整个黄河流域出现了以民族大迁徙为特点的社会动荡,战乱对农业生产的严重破坏,游牧经济对中原农耕传统形成强烈冲击,少数民族的大量农地被开辟为牧场,此时的中国农业发展遭到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自周秦以来形成的农耕文明难以维系。这一时期,陕西的苏绰有大功于中国农业历史之赓续。


苏绰祖籍武功,其父曾为邰城郡守,杨陵卜村也是苏氏茔地之一。苏绰曾出任西魏大行台度支尚书兼司农卿,主持经济、行政多年。苏绰对中国农业的赓续之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直接参与当时政府经济方针政策的制定,这是直接和生产相联系的;二是他为字文泰政权制定了著名的“六条诏书”,被奉为施政总纲,诸如“治身心,敦教化”“尽地利,均赋役”等等,旨在发展农业生产,弘扬农耕文明;三是他出任少数民族政权要官,劝喻少数民族君民逐渐接受先进的农耕文明。同时对少数民族先进的东西也不是一概排斥,促进了胡汉民族融合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