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十三五”、2020年工作总结和
“十四五”、2021年工作安排有关情况的汇报


一、“十三五”时期以及2020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三五”期间,全县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预计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5%;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5%;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8%;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9%。一是经济转型步伐加快。五年累计生产原煤7062.9万吨、发电250.22亿度、生产甲醇290.9万吨,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18.3%,非公经济占GDP比重达到51.3%。粮食总产稳定在5万吨以上,苹果年产值稳定在15亿元以上。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达到36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7%。二是“三大攻坚战”战果丰硕。9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9128户3.19万名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顺利实现整县摘帽。空气质量指数稳居关中前五,境内河流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37.3%。金融风险、政府债务风险、社会风险有效管控。三是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县城集中供热实现全覆盖,城镇化率达到41%。建成美丽乡村54个,133个行政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5%,电力入户率达到100%。四是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民生领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6.6%。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3%以内。实验小学、恒大小学建成投用,中高考成绩稳步提高。县中医院和妇计中心搬迁运行,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县镇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机构全部建立。未发生一起较大安全生产事故。五是发展环境日新月异。在全省率先探索出台《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实施办法》。审批事项集中率达到 89.1%,累计为企业减免税费2.33亿元。累计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32个,完成投资692.8亿元。

2020年,全县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03.5亿元,增长0.2%;地方财政收入6.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3.6亿元,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5亿元,增长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6011元、11530元,增长6.8%、8%。一是狠抓疫情防控与复产复工。建成了核酸检测实验室,新冠肺炎疫情实现零输入、零感染、零传播。制定了稳增长18条、稳就业34条、支持工业企业发展11条等措施,推行项目企业包抓责任制,助推企业复工、项目开工。二是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各级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在全市率先设立了防贫保险。成立产业、就业、消费三个扶贫工作专班,监测户和边缘户全部消除返贫致贫风险。三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粮食总产保持稳定,苹果实现产值15亿元。新建规模化养殖场12个。原煤产量1500万吨,生产甲醇60万吨,发电51亿度,杨家坪煤矿盘活重启。新增个体户500户、私营企业84家,非公经济占比达到51.3%。四是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圆满完成市上下达的46亿元招商引资任务。“金秋季”招商引资专题周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37.8亿元。15个市级重点项目、40个县级重点项目顺利完成年度投资任务。五是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育才路竣工通车,打造北大街严管一条街、七五路文明经营示范一条街取得实效。农村“厕所革命”、基础设施建设等有序推进。全面完成河湖“四乱”问题整改工作,空气质量稳居关中地区前列。六是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恒大小学建成投用,朝阳幼儿园改扩建项目完工。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健康长武建设、深化综合医改、重大疾病防控等工作统筹推进。“两馆一院”、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扫黑除恶纵深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经济总量依然偏小。煤炭、电力、甲醇等大宗工业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苹果等农产品市场低迷,新招引落地的重大产业项目数量少、体量小,综合实力不强的县情尚未改变。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工业经济“一煤独大”,苹果等支柱产业效益下降,现代服务业规模小、数量少,产业转型压力较大。三是资源转化难度加大。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不高,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资源优势发挥不够充分。四是部分要素保障不足。园区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配套设施短板明显,承载力和竞争力不强,用地难、融资难、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依然严重。

三、“十四五”时期工作安排

聚力建设“一城三基地”(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名城和陕西重要的现代能化基地、陕西重要的绿色果品基地、陕甘交界重要的区域性物流集散基地),经过五年努力,县域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城乡协调实现新突破,生态文明彰显新成效,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县域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加安全发展。到202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55.6亿元,年均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2.5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9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7.3亿元,年均增长3%。一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工业总产值达到176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38.3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0亿元。二是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规划实施重点项目390个,总投资1264亿元,园区企业总数达到30户以上。三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省市级园区30个以上,建成美丽宜居示范村40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6000元。四是提升城乡融合发展质量。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5.5%。五是打造绿色长武生态品牌。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85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38.2%,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100%和80%。六是强化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公路总里程达到1104公里,新增水调蓄能力2.47亿立方米,电力运行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重点区域实现5G全覆盖。七是持续增进群众幸福指数。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9.5%,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到99%以上;县域就诊率稳定在9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四、2021年目标任务与重点工作

生产总值增长3%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一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方大二期、大唐20万千瓦光伏发电、食品级二氧化碳项目建设,扩大装备制造、服饰加工等非煤产业。狠抓粮食生产,全面振兴苹果产业,扩大特色种养业规模。大力发展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等第三产业,满足群众个性化发展需求。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扎实整治农村乱占耕地违规建房问题,完成8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任务。三是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安排县级重点项目45个以上,年度投资不低于50亿元。推行以商招商、专业招商、乡情招商等招商模式,圆满完成市上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四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施建苑巷便民市场、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集中力量解决停车难等问题。下茬整治占道经营、马路市场等城市乱象,加快建筑垃圾填埋场、第二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提升城市承载力。五是优化生态环境质量。强化“工煤车尘燃”重点污染源治理,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工程,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引导企业走绿色发展道路。六是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加快朝阳幼儿园、标准化职教中心建设步伐,完善社会救助政策,建立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践行“五链共治、法在基层”诉源治理长武“3+N”模式,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