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九个图片 > 学习文件

学习文件

学习文件

浅谈山区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发布时间:2019/11/7 浏览量:1546 分享到: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山区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加快城乡一体化是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的新要求,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举措。近年来连续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和2011年全国“两会”精神,都强调了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地位。云雾山镇作为我县北区典型的山区乡镇,依据其自身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资源优势,也融入到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来,紧紧围绕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体会议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相关要求,按照“集镇带动、社区辐射、产业发展、功能齐全”的指导思想,全面统筹云雾山镇的经济发展,努力加快全乡城镇化、现代化进程,走出了一条山区乡镇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特色之路。这里,笔者就以云雾山镇为例,对山区乡镇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把握山区乡镇发展现状,明确努力方向

      云雾山镇位于石泉县城北部9公里处,辖16个行政村,52个村民小组,有人口3304户7233人。国土面积157平方公里,有耕地9779亩,其中水田4038亩,旱地5741亩。乡境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云雾山、九台山、水井庵,通村公路全线贯通,30%的农户居住在公路沿线,40%的村民居住在半坡浅山地段,30%的群众居住在高寒地带。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外出务工、蚕桑、畜牧和传统种植业,2012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5270元。

      通过近年来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该镇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桑枝食用菌生产成规模。食用菌产业从2007年的2万袋,发展到了去年的132万袋,三年时间成了气候,基本上消除了空白村。通过食用菌的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农民挣了钱,实现了经济利益和致富能力提升“双赢”。二是标准化蚕室建设有了新突破。通过项目捆绑、干部努力,先后在双河、秋树坝、官田、水田坪共建成了16间标准化养蚕室,建成了5个百亩桑园建设示范点,实现了该乡标准化蚕室“零”的突破,为今后的蚕桑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土地集中流转开发经营有了新模式。通过招商引资的办法,吸引河南老板到奋家沟村流转土地800亩栽植千亩核桃园,为该乡的农业集约化经营迈出了新的一步。四是农民增收有了新渠道。当地务工能人投资800万元的大鲵养殖基地已开工建设,奋家沟村引资1000余万元的大鲵繁殖基地也积极稳妥地进行,大鲵养殖的经济带动作用不容忽视,成为推动该乡经济发展的又一后续产业。五是工业建设有了新开端。水田坪金矿于2010年4月份正式开工,累计投资1200万元,预计总投资3亿元。该金矿正式投产后不断可以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问题,更可以拉动二、三产业的快速增长。六是村容村貌有了新形象。通过扶贫重点村建设,将军河沿线、秋树坝村沿线村组、院落房屋得到了修缮,村庄、房屋旧貌换新颜,巨大的变化使人耳目一新。七是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飞跃。双河至云雾山旅游公路拓宽全面完成,全镇村村通公路。实施了秋树坝社区建设,珍珠河沿线的活动阵地建设全部完成。修建了房屋100余户,全乡的40%部分农户从高寒地段搬迁至公路沿线,农民的居住、出行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这些成绩我们不难看出,山区乡镇要突破发展,必须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要不断地转移农民,减少农民,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第一抓手,把农民增收作为第一要务,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目标,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出一条合适的发展之路。

      二、分析山区乡镇发展形势,抢抓发展机遇

      山区乡镇的发展形势是优势和困难并存,机遇和挑战同在,做好城乡一体化建设,就必须对自身形势进行全面的估计和分析,寻找山区的共性,给自己准确定位。

      1、山区乡镇的缺陷与不足:一是资源禀赋不足,自然条件较差,群众居住分散,且部分群众居住在高寒地带,土地贫瘠,信息闭塞,交通不便。二是产业规模小,效益低,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制约着经济发展。农民的大部分收入是靠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基本上是中老年人群和妇女、儿童。三是农民的生产方式落后,农业基础设施较差,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传统产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任重道远。四是群众的思想观念落后,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等、靠、要思想严重,没有树立挣大钱、大发展的超前意识。五是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完善,农村的教育、医疗、交通、商贸、流通、文化娱乐资源仅占城市居民的1%到5%。

      2、山区乡镇的发展优势:一是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山区乡镇地大人稀,人均占有耕地较多,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主导产业奠定了有利空间。二是有良好的旅游资源优势。山区乡镇林业资源丰富,山水风景奇秀,森林覆盖率较高,适合开展生态旅游,开办休闲、观光、娱乐为一体的农家乐。三是可以大力发展畜牧养殖,利用独特的纯净气候、水质、土壤开展特色种养业。四是以蚕桑、畜牧、旅游、劳务经济为重点的主导产业发展势头增强。五是有丰富的森林和矿产资源,招商引资工作大有潜力可挖。

      3、山区乡镇面临的历史机遇:一是政策机遇。“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有很多项目和资金投入西部地区。省上要实施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区的扶贫开发攻坚工程,计划在今后十年内实现陕南扶贫搬迁农民88万人。二是“三农”发展机遇。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就是大力发展农田水利设施,启动第二轮退耕还林政策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大幅度增加粮食直补、民生工程和公共事业的投入,生态补偿机制的落实。三是撤乡并镇的机遇。乡镇撤并后,乡镇干部职数增多,辖区面积变宽,资源变多,国家投入的项目和资金也将变多。城乡一体化建设必将对山区乡镇倾注更多的投入。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把握的的几个重点

      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把握好以下五个重点:

      1、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坚持富民优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物质保障问题,其核心问题就是如何使农民增收。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就是“三业富民”。要把蚕桑、食用菌、畜牧这三项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举全乡之力把工作做强做亮,要把强势产业做成支柱产业,形成规模。要捆绑项目和资金,扶持和发展一批蚕桑大户,食用菌大户,养猪大户,养鸡大户,建一批标准化蚕室,起到典型带动作用。同时鼓励发展特色种养业,给足资源,放活政策,为产业发展让路。抓住县委、县政府“旅游开发进军鬼谷岭”的历史机遇,开办农家乐,发展旅游产品,实现多渠道增收,让农民的钱包鼓起来,让农村的产业兴起来。

      2、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一是尽最大努力改善农村农业基础设施条件。通过农田复垦、口粮田项目建设、电网改造、水利建设、小流域治理等工程项目实施,提高农业抗灾能力,改善落后的生产环境。二是加快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改造。一要调整农业结构;二要推广农业适用技术;三要提高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效率、单位面积产出率。三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一要搞好矿产资源开发,加快开发力度。二要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搞好山地开发。三要挖掘旅游资源,将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人文传说于一体的旅游资源深入开发,带动二三产业发展。四要利用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和气候条件,做好娃娃鱼养殖开发,在适生区大力引进养殖项目,开辟农民增收渠道。

      3、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发展要求日新月异,而我们自身的实力永远都落伍于时代的需求,必须借助强有力的外力推动,那就是要抓好项目建设,改善发展基础。一是要抢机遇,抓项目。二要鼓干劲,做项目。三要做亮点,找项目。要重点在住房建设、集镇建设、中心村社区建设上做文章,把边远山区群众向公路沿线、集镇周围聚集,同时做好水、电、路的配套设施建设,在各村镇集中地点开办商贸、交易、医疗等公共服务企业,利用项目支撑撬动民间投资,改善当地的生产生活环境。

      4、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加大招商引资。要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开发项目为支撑,做好矿产开发、旅游开发、农产品开发、山地开发等方面的招商引资工作,做好项目包装和宣传推介,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措施,实现乡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但招商引资之初会影响到一些群众的利益,群众可能不理解,干部要做好解释、思想疏导工作,全乡上下都要理解配合支持,优化投资环境,支持招商引资。

5、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着力改善民生。科学发展观作主要的精髓就是要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也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把关注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大的决心、下更大的气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一是要坚决落实好惠农政策。对上级制定或即将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如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助、医疗救助、救灾救济、农村低保等政策,乡村两级在落实上不折不扣,及时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手中,使他们共享发展成果。二是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教育强乡镇”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继续搞好大病医疗救助和新农保参保工作,力争做到保障工作全覆盖。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把避孕节育、奖励扶助作为工作重点,进一步提高优质服务水平,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三是要加强信访稳定工作。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山区乡镇地势偏远,山大人稀,稳定压力很大。维护一方稳定,乡村干部守土有责。一方面,要做到耳聪目明抓排查,加大矛盾排查力度,重在预防抓苗头,形成“经常过问、事事关心”的好习惯;另一方面,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认真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四是要集中精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好事。乡村两级都要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便民服务,发展公益事业,为群众排忧解难。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推进山区乡镇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基层乡村干部任重而道远,需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巨大合力,主要举措是围绕“五找”抓落实。

      1、调思路,找出路。一是人勤春来早,依靠自身抓落实。二是解放思想借外力,招商借鸡生蛋共发展。三是集中力量抓典型,引领示范树标兵。四是带头干,带领群众干;带头富,带领群众富。

      2、寻突破,找亮点。一是打造食用菌基地亮点。二是蚕桑室园配套、省力节本出亮点。三是土地集中流转、连片开发出亮点。四是特种养殖出亮点。五是集中安置出亮点。六是平安工作出亮点。七是党建工作出亮点。

      3、寻资金,找项目。国家促增长、扩投资的激励政策还在继续,十二五项目规划已经启动,以工哺农、支农扶农、加大山区建设的力度在不断增强,对于山区乡镇而言,这样的大好机遇尤为重要。但机遇转瞬即逝,失去便意味着长期的落后,我们要在“抢”字上下功夫,在“早”字上做文章。要围绕政策导向,提前谋划申报一批好项目,把工作做细、做实,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同时要以生态旅游开发和优势资源为依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一批三产服务和新兴工业项目,助推经济发展。

      4、兴产业,找收入。今年的全县的人均纯收入要达到4750元,要在去年的基础上人均增长700元,这对山区乡镇来说任务很艰巨。乡村两级要认真做好农民增收规划,帮助村民群众定目标,落实项目到产业,细化工作到人头,要根据每户的实际情况落实任务。蚕桑、畜牧、劳务经济是主业,政府要大力支持。同时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后续产业,有条件的村组可以发展核桃、魔芋、大鲵养殖、烤烟种植等产业。

      5、强管理,找活力。一是创新用人机制。大张旗鼓地实乡镇行机构改革,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机关干部双向选择、乡村干部双向流动,从村干部中选聘乡镇公务员和工作人员,鼓励村干部实行村民自治,鼓励乡干部到村任职,鼓励机关干部离岗创业,激发干部工作活力。二是明确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抓、谁负责”的原则,定领导、定目标、定责任、定奖惩,实行班子分工负责制,乡干部包村联村制,村干部绩效公示制,形成压力传递,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将工作细化到人,量化到人,做到九牛爬坡个个出力。三是科学考核。积极推行干部考核和村级目标责任考评捆绑的办法,实行工资绩效制和全员述职制,坚决打破“吃大锅饭”、干与不干一个样的不良状况,坚决消除“干的受气、看的憋气、玩的撒气”的不正之风。上级部门要组织人员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定期督查,督查结果与干部的绩效工资、福利待遇相挂钩,打破“排排坐、吃果果”的状况。四是凭实绩论英雄,有为才有位。今年面临着各级党委、政府换届、村支部、村委会换届,乡镇机构改革也将一并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成效如何是检验各级党政班子执政能力的试金石,对成效突出的领导和干部要嘉奖或提拔重用,对工作不力的干部要实行责任追究,用过硬的措施推进全局工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坚强的制度、组织和人力保障。


      石泉县:冯俊、钟少林



互联陕西重点推荐单位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