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咸阳 > 三原县

三原县

三原县

浅谈中华孝道文化的传承与践行
发布时间2019/11/7 浏览量:1885 分享到: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我们为人处事最为重要的第一品德,也是儿女们应尽的天经地义的义务。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就一直具有这种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古代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卧冰求鲤等许多孝亲敬亲的感人故事,足以让我们唏嘘不已;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父的故事,更令我们感动万分。不一样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其实,今天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回报父母,不必像古人那样,非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我们只要在平时多注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尽到对父母的孝敬之心,也完全能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弘扬时代正能量,践行孝道新风尚。

人生长在这个世界,一切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又哺育我们成长。古人说得好:父母之恩、终生难报。我们应该多多的孝敬、爱戴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我们大家都应扪心自问一下,有谁亲自为自己的父母洗过脚?有谁为自己的父母梳过头?又有谁为自己的父母系过鞋带、穿过衣服吗?当然有,但是,许多人还没有!回想过去,当我们遇到困难,是谁能倾注所有的一切来帮助?当我们受到委屈,是谁能耐心倾听我们的哭诉?当我们犯了错误,是谁能宽宏大量地原谅?当我们取得成功,又是谁会衷心地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当然是父母,是我们那最平凡、最普通而又最伟大的父母!为了我们,父母操碎了心、付尽了情。他们累了,需要一把椅子歇息;他们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们的身心疲倦了,需要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去安慰、去报答。我们再也不能认为,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该的;更不要对父母的艰辛付出和无限关爱,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甚至横眉冷对、怨气冲天。因为我们应该知道父母已经老了、也累了,需要我们尽快地行动起来,动一动手,搬一把椅子让父母歇息,倒一杯热茶给父母解渴。动一动口,说一句真诚温暖的话语给父母倾听,解除他们的疲劳,驱散他们的寂寞。孝敬父母原本就这么简单,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要让我们的父母欣慰、高兴和快乐。这又何乐而不为呢?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农村,为赡养父母,兄弟反目、婆媳成仇,请人调解,甚至闹上法庭。不管是输是赢,都不光彩。有的儿女以种种借口不赡养老人,什么我没用、我没钱、我没能力。大诗人李白曾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有人说这是指成大事业者的,其实不然,上天生我们都有用,你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家里的主妇,没你不行。赡养父母需要花钱,花完还可以再挣,只要我们勤劳、孝敬。

那么,何为孝道呢?孔子在《孝经》里是这样解释的“善事父母为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道:“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意思是“孝”字是由“老”字的上半部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个字就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对长辈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中华民族的孝道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这也说明我们华夏民族早在五千年前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诗经》中也描述道:“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主要包含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等六个方面。一是敬亲,就是对父母要有“敬”“爱”之心,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就是说,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要对父母有爱心,而且这种爱心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二是奉养,即赡养父母,“生则养”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要求。如果有好吃的,要让老人先吃,孝道强调老年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优先性。三是侍疾,就是如果老年父母生病,要及时诊治、精心照料,多给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使父母的身体尽快康复。四是立身,就是做子女的要成就一番事业,儿女事业上有了成就,父母就会感到高兴、自豪。如果终日无所事事,一生庸庸碌碌,这也是对父母的不孝。五是谏诤,就是劝导,《孝经》指出:“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也就是说,在父母有不义之举的时候,儿女不仅不能顺从,而应谏诤父母,使其改正不义,这样可以防止父母陷于不仁不义之中。六是善终,就是在父母丧礼时要尽各种礼仪,儒家的孝道把送葬看得很重,这也是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所影响的。

中华的孝道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西周时,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在家庭要孝顺父母、至亲至爱;在社会要尊老敬老、选贤举能;在国家则忠于君王、报效朝廷。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周代不仅倡导尊老敬贤的道德风尚,还要定期举行养老礼仪。规定“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这是说,八十岁老人的家庭可有一子免服兵役和徭役,九十岁老人的家庭可全免服兵役和徭役,以便让其家人安心在家服侍老人,恪尽赡养老人的义务。春秋战国时,在尊老敬老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伦理道德观念和基本的规范。以致于中国人之重孝道,几乎成为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最大特点。孔子在《孝经》中说:“人之行,莫大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认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应该身体力行的根本。《孝经》以孝为纲,历陈“五等之孝”, 即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和庶民之孝。规定不同阶层的人要尽不同的孝道,这已成为两千多年来孝道文化的经典之一。天子之孝就是皇上要以爱敬之心对待自己的父母,那么道德教化就能施及人民,成为天下人的示范。诸侯之孝就要身居高位而不骄,谨守法度,这样才能保住财富与尊贵的地位,才能保护国家和人民。卿大夫之孝就是要说先代圣王礼法规定的言语、要做先代圣王礼法规定的事情。士之孝就要用对待父兄一般的敬重去侍奉君上,忠于职守,保住俸禄和职位,维持对先祖的祭祀。庶民之孝就是要勤劳善良、勤俭节约来奉养父母。自秦代后,历代朝廷也都注意从正面导向,官修正史中都设有《孝义传》,就是表彰孝子,让他们青史留名。汉王朝提倡“以孝治天下”,选拔官员也把“孝”作为一个基本标准。唐朝时,参加各类考试的人不用读五经,但《论语》《孝经》却不能不读,这些类似现代大学的“公共课”。到了宋代,儒学伦理得到较大的发展。清代的康熙、乾隆等也极力提倡孝道,经常举行“千叟宴”,颁诏“旌表百岁”,昭示其尊老敬贤的教化。从古到今,我国历代的法令都有类似的规定,凡需赡养老人者,官府可以减免其徭役和赋税,有罪者可以减轻其刑罚;同时都把“不孝”定为十恶大罪之一,不肯赡养甚至辱骂殴打父母或祖父母者,都要被官府严厉处治,甚至处以绞刑和腰斩。

在孝敬父母方面,古人以为我们做出了好的榜样。二十四孝的故事,讲述的就是孝道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壮大、深入人心,它是一种理念与精神,是为人的立身之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古代的五帝之一舜,从小就很孝顺父母。他父亲是个老实厚道的农夫。舜的继母和异母弟因家境贫困,常对他父亲出言不逊、横加指责,只有舜始终如一,不怨天尤人,对父母恭顺如常,对弟弟加倍关心照顾。相传他的继母、异母弟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但舜毫不嫉恨,仍对父母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帝尧,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孔子的弟子子路,十分孝顺父母,早年家中贫穷,他常采食野菜,却从百里之外背米回家侍奉双亲,尽到自己的孝心。春秋时的郯子,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身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见他孝顺父母,便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汉文帝刘恒,以仁孝闻名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东汉时的董永,家里非常贫困。他的父亲去世后,董永无钱办丧事,只好以身作价向地主贷款,埋葬父亲。天上的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动,便下凡帮助他,这就是著名的董永与七仙女的爱情故事。他们所在的地方槐荫因此改名为孝感,这也是我国唯一一座以孝道命名的城市——孝感市。直到今天,孝感市仍以孝道文化著称。晋代的郭巨,他埋儿奉母的故事,更是可惊可叹。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给两个弟弟,自己供养母亲。因家境贫困,怕影响供养母亲,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只有一个,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到二尺深,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俩得到黄金,拿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这件事也应了一句古话,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好人终有好报。还有晋代人王祥,继母想吃鱼,他卧冰乞求鲤鱼为继母。北宋诗人黄庭坚,每天为母亲洗涤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晋朝人吴猛,每到夏夜,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使父亲不被叮咬。宋代人朱寿昌,放弃做官,千里寻找母亲的故事等等等等。

在中国近代史上,无论是伟人、名人,他们都是恪守孝道、深怀孝心的。从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祭母文》,朱德总司令的《母亲的回忆》,到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都无不证明了这一点。他们之所以成为伟人、名人,最基本的是有孝心、爱心,感恩之心。才有博大的胸怀,才能有努力奋斗的动力,这是最起码的立身之本、成功之基。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但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引导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它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孝道文化。它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古代世界文明延续至今的唯一的古文明,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孝道文化。古人把孝道即敬老、爱老、养老列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一定要继承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古代孝道教育的目标就是,使敬老养老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并通过社会教化与社会教育的结合,有效地营造了一种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鼓励人们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孝道观念,把孝敬父母、爱护子女的道德情操推己及人,尊敬、爱护和关心天下所有的老人和儿童,以推动家庭和谐与社会进步。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的确是这样的,幸福的家庭都是以孝为大,孝敬父母、爱护儿童、家庭和睦。当代著名作家冰心就非常关心对孩子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她说,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讲大道理,首先要教会孩子如何关心父母、爱护父母。由此可见,只有孝敬父母才能家庭和睦,只有家庭和睦才能社会安定,只有社会安定才能经济繁荣,只有经济繁荣才能国富民强。无数事例也证明,孝敬父母绝不是一件小事!它是关系到家庭和睦、民族兴衰、国家存亡的头等大事。在传承好的家风方面,安徽桐城人,清代大学士、宰相张英为我们做出了好的榜样。这就是著名的 “六尺巷”故事:相传当年宰相张英老家的邻居建房,因宅基地和张家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希望相爷打个招呼“摆平”邻家。张英回书道:“千里捎书为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甚感羞愧,便退让三尺地,邻居见张家人如此豁达谦让,深受感动,也退让三尺,遂成“六尺巷”。这条巷子现存于桐城市城内,成为中华民族谦逊礼让传统美德的见证 。有了好的家风,张家6代出了13名进士,张英父子官至宰相。

目前,我国人口已进入老龄化阶段,倡导孝道文化具有更加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全国的老年人口已逾1.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1%以上,尤其是老年人口的基数大、增比迅速,我国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迎来了人口老龄化。根据预测,到2025年,老年人口将达2.8亿,约占总人口的20%,8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也将达2500万人。到那时,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相当于美国的总人口,两倍于日本的总人口,其中8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将超过澳大利亚的总人口。可此可见,如何安排和解决好亿万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是我国当前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为此,我们深感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孝道文化的重大意义和现实意义。

敬老养老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强调的是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时代风尚如何进步,社会文明如何发展,这种美德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否则,就会人心堕落、社会倒退、文明丧失。乌鸦尚有反哺之孝;羔羊亦知跪乳之恩,更何况我们人类?父母既有生育我们之恩,更有数十年如一日的养育之情,为人子女者,能不义无反顾地予以回报吗?尤其当父母处于垂暮之年、贫病交迫之际,不尽晚辈的责任,不行儿女的孝道,我们能心安理得、无动于衷吗?可惜,这些浅而易见的道理,现在被部分人所遗忘、所奚落,并以种种理由和原因来推脱、辩解。因此,提倡并弘扬孝道文化,应该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来抓,切实让孝道这一优良的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形势下得以发扬光大。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历来都受到人们的称赞。世上万千之事都可等,唯独孝敬父母、关爱父母不能等,父母的生命是有限的,儿女的孝敬之心应是无限的。我们要在父母的有生之年,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用真诚的报恩之心来孝敬父母、回报父母。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上一篇:没有上一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