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汉斯宝鸡有限公司


2017年度生产运营主要工作

2017年,宝鸡公司紧密围绕制造中心“保质量、控风险、降成本、提效率”的工作方针,以纯生质量重塑和易拉罐纯生生产资质为核心,推进纯净化生产,打造纯生工厂;持续聚焦运营指标对标提升,开展专业模块查核管理,狠挖降本增效潜能,提高内涵式增长的运营能力。通过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较好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2017年,宝鸡公司共生产啤酒193611千升,与同期略有增加;销售啤酒195025千升,同比增加957千升,增幅0.5%;实现销售收入6.2亿元,利润总额9000万元,增幅26.8%,完成年度预算的112%,上缴税费1.26亿元,企业实现了利润增长高于产值增长的健康发展态势。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中、高端产品增长迅猛,纯生、罐啤等高附加值产品产销量接近一半。青岛纯生啤酒产销22064千升,同比增加6245千升,增幅39.5%;汉斯纯生啤酒产销27500千升,同比增加1080千升,增幅4%;易拉罐啤酒45439千升,同比增加5009千升,增幅12.4%。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成功取得纯生易拉罐啤生产资格,完善全品系产品链。

面对啤酒消费市场高端化、小众化需求趋势,公司不断拓展产品链。通过对1#易拉罐线的膜滤、CIP刷洗及管路等8大系统实施22项无菌化改造,通过模拟温瓶机PU控制状态、冲罐工艺试验等测试,编制了风险排查、刷洗工艺、生产工艺等制度流程6份,持续5个月过程微生物数据跟踪及异常点改进,公司成功取得纯生易拉罐啤试生产资格。5月9日,第一罐青岛纯生易拉罐啤酒成功下线。截止11月底完成产量2312.19千升,实现了纯生易拉罐啤本地化保供。新建5 L不锈钢鲜啤线,扩建1L、1.5L PET鲜啤线,于4月28日在旺季市场启动前产品上市。最高日产达1372桶约7千升,截止11月底完成产量2361.15千升,有力满足了市场多样化需求。攻克过程控制平稳性难题,成功研制橙味果饮、热带果啤味碳酸饮料新产品,口味甘甜爽口,截止11月底完成产量3172.51千升,有力回击了饮料产品对市场的冲击。目前,工厂已具备了青岛、汉斯品牌熟啤、纯生、饮料及易拉罐、桶啤全品系、多规格生产保供能力,成为青岛啤酒西部工厂品类最齐全的工厂。

2、内抓系统联动外延市场服务,维持销量增长。

面对经济下行及行业竞争的严峻挑战,公司内强基础管理,聚焦系统短板,提升系统效率;外延市场支持与服务,拓展市场区域,强化产销联动,实现稳健发展。

对内公司以订单为核心,借助ERP系统,整合优势资源,建立生产计划、材料保供、物流输出信息联动机制,提高订单响应速度。紧抓设备效率“牛鼻子”,全面推进TPM设备管理,加强点检和维护保养,自主维修比例97.64%,提升35.5个百分点;开展四级查核,消除设备隐患。1-11月份,20分钟故障次数同比降低56.8%,20分钟故障时间同比降低60.5%。包装线效率大幅改善,全部达到考核目标,其中1#易拉罐线效率87.55%,创造了单日467千升的新纪录;2#纯生线综合效率达83.7%,超标杆目标1.7个百分点,综合效率在总部10条纯生线位列第3位,3#在总部46条3.6万线中位列第5位。加强物流改善,开展物流效率、物流质量、托盘化运输等22项改进项目,提升物流效率和质量。科学周密的生产组织,精准的资源调配,为公司高产目标提供有力保障,在6-8月,公司连续40余天出货量超1000千升,其中7月份产销啤酒26599千升,预算完成率112%,有力支持了旺季市场需求。

对外开展“市场服务年”,精心筹划“春耕行动”、“夏季风暴”市场支持活动。在精准保供战、促销推广战、终端拓展战、产销协同战、管理支持战等五大战役中,组织员工在各大夜场终端开展宣传推广活动12场,开发当地TOP20终端10余家。借助宝鸡第四届青岛啤酒节的影响力,与5A级太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强强联合,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太白山青岛啤酒狂欢节,扩大品牌影响力。定期走访周边市场,夯实省内地基市场;拜访甘肃、山西地市销售大区及经销商,听取客户建议,争取省外市场,甘肃销售同比增量80%。联合宝鸡市工商局经检支队、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奔赴山东潍坊开展打假维权“利剑行动”,打击了制假造假者的嚣张气焰,净化了市场环境。

2017年,在市场异常艰难的情况下,公司通过内生外延驱动,打造一体化、高效化、集约化的运行模式,有效支撑了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产销量维持增长,先后有榆林、武威、昆山、太原、石家庄等十余家兄弟工厂前来公司进行交流学习,共享了宝鸡经验。

3、加强工艺质量管理,牢固质量优势,重塑纯生品质。

公司始终坚持质量核心战略,围绕新鲜度和微生物控制等重点目标,通过技术创新和精准化操作,重塑纯生品质。

加强自主技术创新,公司技术团队细化工艺管理,开展工艺、配方、新辅料等各类工艺试验73项,改进工艺15项,持续工艺优化,市场抽样新鲜度合格率月度值均保持100%。创立野生酵母鉴定方法,改善酵母纯度,酒液成熟度控制水平跨上新台阶。质量管控重心前移,从过程检验向事先预防转变,从原料入厂到产品发运辨识控制风险点75个,编写各类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16个,实现了物料标准全覆盖、过程控制全受控的管控体系。以纯净化管理为主抓手,加强纯生质量管控,严抓设备拆洗检查、空间杀菌、消除刷洗死角等措施提高微生物控制。通过全员实操培训以及SOP、CPCP-R等工具,操作由标准化向精准化并进,造就和培养了一批既掌握理论知识又熟练操作的作业能手,作业过程更加规范和精准。1-11月份,除过冷贮酒发酵度目标合格率外,其余25项质量目标全部完成考核目标,其中市场抽样A+I档合格率、市场抽样新鲜度合格率、乙醛合格率及双乙酰合格率均取得满分。

此外,根据品评技能需要较高的专业素质与经验积淀的特性,加强三级品评队伍建设,先后开展了3次公司级评委品评培训,14次评委即时测试,培养了国家级评委1人,中级评酒师1人,初级评酒师3人,提升了公司整体品评水平,为产品质量、口味缺陷筑起了坚实的堡垒。

4、聚焦重点指标,持续控费降本,支撑内涵式增长。

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主动变革,坚定不移的推动管理转型,深入惯推查核卡工具,从消耗控制、成本核算等方面从严控制,提高支撑内涵式增长的运营能力。

坚持以降耗控费为核心,通过月度经济活动分析会对关键KPI指标进行同比、标杆比、同期比、环比等多重对标分析,查找指标波动原因;深入推进查核卡工具,强化细节管理,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7项主要物料消耗指标和5项能耗指标均完成控制目标。其中罐损保持第一,包装瓶损名列第4位,粮食损失率第6位,包装酒损第7位,标煤单耗和千升酒CO2采购为总部第8位。此外,水、电、蒸单耗等能源指标名次提升较快,包装标损、箱损、产品库损等指标较同期亦有较大改善。

建立部门成本考核体系和中层KPI考核体系,对完成情况进行月度跟踪、分析及考核,从源头加强成本管理;实行存货储备定额与账期连带考核制度,库存周转天数较考核目标减少3.21天,平均存货余额同比减少80.6万元,减少了资金占用和库存浪费。优化外包业务流程,减少纸箱转运等外包业务,前11月份千升酒业务外包费较同期减少8.26元/千升,较预算额节约费用159.98万元。

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啤酒糟、酵母糟免征增值税优惠备案,减少公司增值税即附加税支出约39.74万元;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取得工业园区项目税收优惠政策返还314.21万元。

5、狠抓安全检查,落实环保责任,实现绿色健康运营。

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将安全环保管理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全力推进BBS、JSEA等安全管理工具,开展清洁生产,确保工厂安全绿色运营。

加强制度建设,持续开展143项安环制度的转化落地;完善安全环保目标跟踪体系,分解安全指标89个、环保指标50个到班组;坚持日常检查和重大节日专项检查相结合,做到安全管理常态化。强化氨系统、有限空间等8项高风险作业专项管控,对识别的509处有限空间挂牌标识;联合陈仓区安监局开展氨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政府部门及全区涉氨企业代表60余人现场观摩学习。11月16日,国务院安委办涉氨制冷企业交叉验收组对氨系统运行给予充分肯定,公司空冷运行工段被总部评为优秀管理班组,公司也先后获得了宝鸡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陈仓区消防安全先进单位,青啤总部优秀“环保志愿组织”等荣誉。

积极推进查核卡等各种管理安全工具运用,按照22张核心查核卡识别安全问题274项,填卡行为观察卡8835人次,编写JSEA方案100余个,开展应急预案演练12次,夯实了安全管理基础。全年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损失工作日均为0,11项安全管控指标全部完成目标。

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排查识别公司环境因素157项,重大环境因素64项重点管控。对存在重大隐患的格栅池进水口,集水池进水口等进行防腐改造;更换压滤机、氨氮在线检测灯设备,提升污水处理效率。2017年,公司废水排放达标率100%。

推进清洁生产,先后投入资金112.81万元实施14个无/低费方案和5个为中/高费方案,产生经济效益223.48万元。公司清洁生产工作得到陕西省清洁生产评估中心专家组一致肯定和好评,被评为优秀单位。

6、开展全员绩效管理,推进薪酬一体化,提升组织运行效率。

提升人力资源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组织完善《组织绩效管理规定》、《员工绩效管理规定》,健全和完善各级绩效评价、考核,从专业聘任人员BSC考核向全员BSC考核推进,促进全员关注指标绩效、关注过程结果。完善《薪酬管理制度》,推进薪酬一体化工作,开展在岗员工技能等级评定工作。推进公司E-HR上线工作,薪酬系统成功切换至ERP环境,实现了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

基于公司硬件设施大为改善的实际,推进个性化培训方案。在包装、酿造加大关键岗位技能人才培养,提高技能水平;在财务部通过AB岗轮岗制度,培养复合型人才;在品管和工程部开展各岗位互学活动,向“一岗精、多岗通”迈进,培养“一岗多能”的人才,提升员工队伍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继续推进“整建制”外派帮扶交流工作,固化“走出去”培训模式,提升员工技能,根据兄弟工厂实际和要求,向随州、太原、九江、洛阳等公司派出交流学习人员100余人,缓解了兄弟工厂生产旺季熟练工短缺的压力,实现了多方共赢。